一指禅推拿流派形成发展与手法特色.docVIP

一指禅推拿流派形成发展与手法特色.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指禅推拿流派形成发展与手法特色

一指禅推拿流派形成发展与手法特色   摘要:一指禅推拿历史悠久,形成至今已涌现出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医者。同时在一指禅推拿的不断传承中,手法从单一的一指禅推法演变至今多样的手法操作。在此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形成发展、代表人物及手法特色做个介绍。   关键词:一指禅推拿 形成发展 手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04-03   一指禅推拿历史悠久,在历史的演变中经历了萌芽、发展、繁盛、衰落、继承等起起落落,期间甚至濒临后继无人之境。从一指禅流派的“起起伏伏”中,感触到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与付出。对于我们来说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更应时刻警示,认真继承流派精髓,为流派的传承付出一份自己的努力。在此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形成发展、代表人物及手法特色做个介绍。   1 一指禅推拿的起源   “一指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禅宗派的用语,自然而然的一指禅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指禅”在佛教中的含义,为万法归一,其典故出自于宋代《景德传灯录》:宋朝俱胝和尚,在向天龙和尚询问关于佛教教义的时候,天龙和尚竖起一个指头,俱胝和尚马上大悟。此后凡是有人来求教他,他也常竖一指。俱胝和尚临死前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1]。   一指禅推拿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一,相传为1400多年前(相当我国南北朝时期)南天竺国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所创,并由达摩来华传经时传入我国,达摩由梁武帝迎至京陵,后渡江居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终悟出《易筋经》与《一指禅功》[2];其二,《黄氏医话》在谈到一指禅推法时,叙述曰:“推拿一科,发明于歧伯,著书十卷,一曰按、二曰摩、三曰推、四曰拿,及梁武帝时,达摩以为旧法过简,不敷应症,复取旧法扩大之,增入搓、抄、捻、缠、滚、揉等法[3]”。   2 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形成   虽然以上的一指禅推拿的起源各有不同,但足见一指禅推拿与佛教甚有渊源。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社会的变迁,一指禅推拿也经历了人间的沉浮。而现今的一指禅推拿确切的师承关系可上溯???清朝年间,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河南擅长于一指掸推拿的太医李鉴臣,在其客居扬州的时期将一指禅推拿传予丁凤山。丁氏擅长骑马射箭,考取武秀才,颇得李氏真传,当时在江浙二省极负盛名,丁氏长期行医于苏、沪、杭之间,广收门徒。其中首徒王松山、其次钱福卿及丁树山等13人。丁氏先行医于江都,后开业于上海,就诊者纷至沓来。为使得一指禅推拿发扬光大,不再出现后继无人之境,丁氏之首徒王松山在1920年聚集丁氏传人10余名,在上海成立了推拿研究会。到1949年,一指禅推拿医师已有40余人,是江浙乃至全国的一支比较有影响的推拿队伍[2]。至此之后,一指禅推拿得到了稳定的传承。   一指禅推拿流传至今,其名家众多,在此对一指禅推拿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介绍。   李鉴臣:清·咸丰同治年间,河南人,一指禅推拿先驱。相传李氏曾为宫廷御医,后在江苏一带行医。李氏在扬州,传一指禅推拿医术于丁凤山[4]。   丁凤山:名丁永春,扬州西门人。丁氏擅长骑马射箭,考取武秀才。青年时代,随李鉴臣学习一指禅推拿。丁氏继承了先师的一指禅推拿之精髓,除跌打损伤外,还擅治疗内妇等杂病,尤其在用缠法治疗喉痹等咽喉部疾病方面,开创一指禅推拿的先河。丁氏早年行医于南京、杨州一带。1911年迁居上海,丁凤山一生收门徒弟子13人[5]。   王松山:字涟,扬州西门人。18岁拜丁凤山为师,为其首徒。一指禅推拿的第三代传人。为我国推拿界第一位三级专家。23岁业成,先后行医于杭州、宁波、汉口、镇海等地。后迁居上海并开业。王松山为促进推拿医学事业的纷续发展,于1920年发起组织“推拿研究会”每月组织一次医学讨论活动,持续数年;王氏同时为上海神州医学会和上海中医协会的会员。先后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门诊部任推拿医师。王氏较系统地继承了一指禅推拿学派的真传,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擅治头痛、头晕、胃肠疾病及小儿急惊风等疾病。在治疗上,强调手法刚柔相并,柔和深透[6]。   钱福卿:江苏扬州人。为丁凤山之徒,一指禅推拿的第三代传人,学成后开业。三级推拿专家,钱氏最擅长手法有:“弹法”施于枕部,颈部、腹部、胸部等;“抄法”施于腰腹部治疗胃肠疾患;“缠、滚”等手法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尤其对中医一指禅“易筋经”练功很强调,特别是推拿医生的精、气、神三者结合的内涵功。钱氏参与“推拿研究会”,后为上海推拿学校创始人之一,并任教师,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门诊部推拿医师[6]。   丁树山:扬州人。为丁凤山后裔及弟子,学成后开诊,成为一指禅推拿的第三代传人[4]。   王百川:扬州西门人。19岁起拜王松山为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