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疯狂天下第一神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黄花梨疯狂天下第一神木

海南黄花梨疯狂天下第一神木   海南黄花梨树心能够千年不腐,用它做出来的家具饰品不仅堂皇尊贵,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它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神木”。   现今,海南黄花梨价格已涨至2000万元/吨,尽管野生黄花梨几乎已经绝迹,但收藏者和炒作者依旧疯狂采购收集老木:老旧家具的“残肢断臂”,老房的门板房梁,甚至旧时的米柜锅盖等都被搜罗一空。      海南昌江七差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霸王岭中,周围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虽说是个村子,其实也只有7、8户黎族人家。   七差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地的房屋比黄金还贵。曾经有一位奇木收藏者花50万元买下了一座黎族老乡的房子——准确说是为了房内的9根房梁木,随后他转手倒卖,仅1根房梁木就卖了50万元。   这种房梁木,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神木”的海南黄花梨。实际上,黎族人过去盖房子,有钱人会用菠萝蜜树的树心菠萝格,只有穷人家才用黄花梨和杂木。但现在,菠萝格遍地都是,非常便宜——这与海南黄花梨的千万身价形成鲜明对比。   世界上有100多种花梨木,而绝品仅海南黄花梨一种。那么,这种比黄金还贵的木头是怎样走上神坛,又是怎样濒临灭绝的呢?本刊记者深入一线,得到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答案。      “木中黄金”传奇一张黄花梨床可抵十余人身价      北京的杨波是一位奇木收藏爱好者,早年游历海南时,他曾在黎族山村中发现了一块当地人斗鸡用的木头墩子,又脏又破丝毫不起眼。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东西一文不值,可杨波看后,二话不说就掏了4万高价买了下来。随后,杨波把木头千里迢迢带回北京,让加工厂精雕细琢做成了一个笔筒。没过多久,笔筒就被人买走了,价格是18万元。   从破木头墩到笔筒,从4万元到18万,一切嬗变只因为这块木头有一个高贵的出生:海南黄花梨。   世界范围内的黄花梨有100多种,而绝品则出自我国海南岛。海南黄花梨又名降香黄檀,它的树干分为两层,外面包的白皮不值钱,但树心(心材)却非常珍贵,它不仅能够千年不腐,而且色泽深沉华美,用它做出来的家具饰品不仅堂皇尊贵,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出的枕头可舒筋活血。   海南黄花梨树苗极易成活,但成材却很耗时间。一棵60年树龄的黄花梨,心材平均直径只有18厘米左右,而一棵黄花梨要从幼苗长到成材,至少需要数百年时间。海南著名植物学家钟义因此把黄花梨定性为:珍贵、稀有和濒危,堪称“天下第一神木”。   据《中国树木史》载,野生海南黄花梨主要生长在海南的白沙、东方、昌江、乐东、海口、三亚等地。它的价值被发现以前,海南黄花梨只是一种普通的“野树”,很乡土自然。在海南百姓眼里,黄花梨仅仅是因为耐腐、耐水、耐晒而受到农夫的偏好,多用来制作犁、耙、牛轭等生产工具,也有做屋梁、家具的。甚至在黎族百姓认定的“四大财富”中都没有见到黄花梨的影子(四大财富分别是牛群、土地、乐器蛙锣和一种名叫“粉枪”的猎枪)。   海南黄花梨的价值是在唐朝才被认知、推崇的,而有关它作为“珍木”的记录,最早出现的时间也是在唐朝初年——当时黄花梨已被纳为皇家贡品,身价一路上涨。到了明代,海南黄花梨更是深受皇家达官贵人的钟爱,成为家喻户晓的宝贝。   到了明代,海南黄花梨开始被大量使用。当时的工匠们都会将新砍下来的黄花梨木故意放在野外,让它们经历风吹日晒、虫蚀鼠咬,直至留下连动物牙齿都啃不动的黄花梨心材,然后才拿回来正式开始做家具。根据文献推断,在明代,一张黄花梨床值银12两,而当时一个丫环的价格还不到1两白银,也就是说,一张黄花梨床已可抵十余人的身价……      五次浩劫在无知的“屠杀式砍伐”中濒危      那么,黄花梨又是怎样濒临灭绝的呢?答案是:数量稀少、再生能力弱,再加上历史上5次灭顶之灾,让它最终走向了深渊。   第一次灾难是在明朝——由于明代皇家对黄花梨情有独钟,致使大量的海南黄花梨原木被滥砍滥伐,运往京城供皇家使用。有植物学家评价:“这一次浩劫让‘明式家具’诞生并流传至今,成为后世不可逾越的一个家具传奇标杆,这是件好事,但它是建立在一种对后世子孙不负责的情况下的,我宁可它没有发生过。”   明末清初,政权更迭。动乱之中,原属皇家的大量名贵黄花梨家具流入民间,一些在华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看到这种珍奇家具后,极为动心,于是便大量采购黄花梨家具、砍伐木材贩运欧洲,这是海南黄花梨第一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也是它的第二次浩劫。   到了清代,由于黄花梨原材越来越少,一些产自东南亚的硬木(如紫檀)开始作为替代品进入国内。皇家贵胄的爱好也开始从海南黄花梨转移到了紫檀等木材身上,紫檀色彩深沉,在贵族眼中更符合皇家威严——这无疑是给了海南黄花梨一个喘息的良机。但是好景不长,不久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任凭西方列强宰割,名贵木材也被他们肆意掠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