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力”与“气”.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茶“力”与“气”

浅谈茶“力”与“气”   品茶过程中,我们体验茶的汤色、香气、滋味、口感、喉韵及至茶气,这才算是完美的过程,而茶气的体验是最高境界。含茶气的茶,必然是有茶力的茶,而不是“有气无力”。   在品茶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茶友提及“这个茶的茶气很足”,或“这个茶的茶力很够”等,诸如此类对茶的品饮感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尝新茶、藏老茶、喝陈年老茶的习惯(不仅是普洱茶,其他茶类也有优质的陈年老茶)。在新茶上市吋,我们品尝新茶的鲜爽、甘香,也会在特别的时日里,端出珍藏的陈茶,感受陈香、陈韵及体会陈茶对身体更强烈地冲激。在品饮新茶及陈期较短的陈茶时,通常都会体验到茶香高爽、馥郁,茶汤苦涩、浓烈或清甜滑顺,饮后口齿留香,回甘生津。而在品饮陈年老茶时,我们在感受陈茶的陈香、陈韵,茶汤醇厚甜润,回甘悠长,生津持久的同时,甚至会感受到体表发热、发麻,身体出汗、打嗝、排气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这就是所谓的“气”与“力”的作用。因而“茶力”、“茶气”成为品饮者常常谈及的名词,但往往两者常混为一谈。现就“茶力”与“茶气”两词略谈个人的浅薄认识,与茶友交流。   首先“力”与“气”在字义上有区别,当然“茶力”与“茶气”所表达的词义也不同。   从字义上理解,力:   1.指一切事物的效能,如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2.指人和动物筋肉的效力,如:力气、力量。   气:   1.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如气功、气血、气虚;   2.中医指某种征象,如:痰气、湿气。   茶力,通常是指茶汤对嗅觉、味觉产生刺激作用的效能,特别是对口感方面作用的效能。而茶气通常是指在品饮茶过程中或品饮后使人体感官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体表发热、发麻,出汗,打嗝,排气等)的动力和反应的征象。也就是说:茶力多指口感反应,茶气多指体感反应。茶力侧重的是物质基础,茶气侧重的是表现形式。   一般情况下,茶友品茶时,比较重于茶的汤色、香气、口感、滋味及喉韵等感受。虽较侧重于茶力,却往往未察觉茶气的存在。以至觉得唐代“茶仙”卢仝的七碗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清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中,描绘的境界是虚无飘渺的幻想,更好奇去探究他当时喝的是哪一种茶。卢仝当年喝茶的环境以及喝什么茶与现时已无法相比较了,但卢仝的《七碗茶诗》中对茶的认识以及喝茶给身心带来的愉悦,给后人得益多多。其实七碗茶诗中,前三碗提及的是茶力效能,四至七碗描述的是茶气的作用。《七碗茶诗》描述的是喝茶全过程或不同阶段的综合感受,是对品茶的一种升华与提炼,并非遥不可及。如果清心寡欲,心平气和,慢斟细品,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诗人在蓬莱仙境中那种飘飘欲仙的美好感受。随着对茶的品饮经验累积及对茶知识的了解越多,茶对身体作用的体验越丰富,我们对茶气的存在及茶气在身体运行的敏感度都会增强。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人对茶气的敏感度也因人而异。茶气的作用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应及呈现方式。据多数茶友的经验,陈年老茶产生的茶气明显强于新茶。常品陈年老茶的茶友对茶气的体验更敏感。   本人及部分茶友的体验是:   1.品凤凰单枞宋种新茶后,脸颊发热,手臂发麻,额头、后背冒汗,气冲脑门,肌肤清爽,毛孔松弛微张;   2.品1988年陈年碧螺春后,脸颊发热,头皮发麻,手臂有针扎感;   3.品1983年正山小种条状红茶之后,气冲脑门,有饱肚感觉,气感细腻,毛孔慢慢张开,心身自然放松;   4.品1975年陈年铁观音后,面部发麻、发热,后背发热,气冲百会,掌心有微汗,有饱肚的感觉,会打嗝等;   5.品1965年炒青大叶种绿茶后,脸颊发热、发麻,感觉毛孔张开,有饱肚的感觉,打嗝,手掌及指尖有麻胀感,如针扎;   6.品1963年麦秆单枞茶后,头发毛孔张开,额头、后背出汗,面部发热;   7.品30年代普洱茶后,脸颊发热,后背发热,出汗,后背感觉气往上冲,后脑头皮发麻,手臂及手掌、手指发麻,手心出汗,毛孔张开,有气穿皮肤之感。   茶气对身体的作用征象,通常有以下几种呈现方式:   1.头部:通常脸颊发热、发麻,头皮发麻,毛孔张开,头发有竖直感,额头出汗,气上脑门,直沖百会之感;   2.身体:通常有饱肚的感觉,打嗝,排气,肠胃有蠕动感,后背发热、发麻、出汗,后背感觉气往上升至颈部,毛孔张开,有愉悦感;   3.手和脚:手臂发热、发麻,毛孔张开,手掌有麻胀感,掌心出汗,指尖有针扎感,小腿有下坠的感觉,腿部外侧有麻、胀感。   茶气的作用通常是从身体由上至下传递,但也与品茶人的体质及人体自身敏感度不同而各异。同时茶叶的品种、品质、陈放期等是直接影响茶力、茶气强弱的因素。茶力、茶气产生的物质基础就是茶叶的内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