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引2000要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引2000要览

猝死复苏成功率 国外情况:美国西雅图EMSS十分完善,救护车反应时间在6分钟内,设备精良,群众急救意识及掌握CPR技术很普遍,猝死现场复苏成功率高达60%。 国内情况:院外复苏成功率仍很低 时间 地点 例数 现场CPR 成功率(%)存活率 1997 北京 814 2.58 (21) 0 1998 上海 4365 1.1 (46) 1 1999 上海 4376 1.35 (59) 1 1999 广医一院 270 1.1 (3) 0 究其原因:群众CPR术未掌握,等救护车到达才CPR为时太迟。救护车内设备急待解决完善,群众急救意识急待提高。 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10~15秒意识丧失,30秒呼吸停止,60秒 瞳孔开始散大固定,4分钟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故一般认为,完全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心博骤停 ——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全身各组织严重缺血、缺氧。 心博骤停的症状与体征评估 1.意识丧失常伴有抽搐; 2.心音及大动脉博动消失; 3.呼吸困难或停止; 4.瞳孔散大; 5.发紺。 但判断依据宜简,主要依据是病人突然意识散失,劲动脉博动消失。 心电图特征 1.心室颤动 2.心室自主节律 3.心室静止 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基本要素 (1)口对口呼吸法 (2)胸外心脏按压 (3)体外电击除颤 2000年8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 AHA )在《循环》杂志上颁布了新的“心肺复苏( CPR)与心血管急救( ECC )指南2000”( The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2000 for CPR and ECC ) 作为第一个国际CPR和ECC指南,指南2000是由各国专家小组经过客观评估、认真讨论后完成的,是集中了全体专家智慧并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成果 新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救助者与急救人员以最有效的方法救治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跳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指南还包括了对CPR方法学的修订、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的评价、对急救人员的培训指导原则 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标准指南 新指南以科学和循证医学为准则 指南遵循的循证原则包括:查寻系列研究和发表结果作为依据;确定每篇研究报告的等级;认真评价各文献的质量;综合所有依据确认最终指南建议的等级 这种循证保证了指南更改内容和新疗法的科学准确性,兼顾到可能对将来的影响,如其安全性、价格、有效性和可教授性 生存链 ECC系统可用“生存链”概括: 早期启动EMS系统 早期CPR 早期电除颤 早期ACLS 1.如果这一链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生存率将会降低。 在非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删除检查脉搏的步骤 非医务人员实施胸外按压前无需检查动脉搏动是指南2000的重大改变之一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现场急救者(非医务人员)检查颈动脉搏动所需时间都比标准规定的10秒要长,只有15%的人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在非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删除检查脉搏的步骤 新指南规定非专业急救人员,在行CPR前不再要求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必须的诊断步骤,而只要求检查循环体征(给予人工呼吸并判断患者的正常呼吸、咳嗽情况及对急救通气后的运动反应) 在非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删除检查脉搏的步骤 对专业急救人员,检查循环体征时要边检查颈动脉搏动边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情况 专业人员应能鉴别正常呼吸、濒死呼吸以及心跳骤停时其它通气形式 评价时间不要超过10秒,如果不能肯定是否有循环,则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校正和简化成人心脏按压频率和按压/通气比率 新指南规定按压频率为100次/min,因为实际CPR中按压频率常达不到100次/min,这要求平时应加强训练以尽量达到此频率 校正和简化成人心脏按压频率和按压/通气比率 新指南规定:气道建立前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CPR,按压/通气比率都为15∶2 口对口人工呼吸 由于害怕传染疾病,许多现场急救者行CPR时不愿对患者行口对口呼吸,有证据表明: 单纯胸外按压而不做口对口呼吸也有效 成人CPR初期并非一定需要正压通气 口对口呼吸和单纯胸外按压的效果无区别 新指南规定:如给成人患者复苏时不愿或不能行口对口呼吸,则应立即行胸外按压 现场CPR和除颤 新指南强调了早期除颤和自动体外除颤(AEDs)在心跳骤停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现场救生、及时除颤的新思路 早期电除颤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一环 现场C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