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练必修Ⅱ第2单元 第4课时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变化.docVIP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练必修Ⅱ第2单元 第4课时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变化.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名师精练必修Ⅱ第2单元 第4课时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变化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4课时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1.(2013·州摸底)有学生在研究晚清的历史演进时发现了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研究的共同视角是(  ) A.社会变迁 B.近现代化 C.社会群体 D.社会思潮 2.(2013·山西诊断考) 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3.(2012·枣庄三校期中)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go),“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1·江苏模拟)小林同学对“清末民初西方文明对我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下列他所搜集的四张图片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①④ B.② C.②④ D.②③④ 5.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6.(2013·兰州一中期中考)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当时新式学堂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②电话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③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④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7.(2013·南京调研)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8.(2013·古蔺月考)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近代中国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9.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10.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 A.报纸 B.电影 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 11.(2012·芜湖一中二模)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12.(2013·东北师大附中模拟)辛亥革命时期,北京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报纸的急剧增加……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多发稿,增出午刊和晚刊,有的一接到电报立刻印发号外。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广大人民支持辛亥革命 B.人们对新闻关注增强 C.北京民主思想自由传播 D.中国新闻出版业发达 13.(2012·珠海摸底)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