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用膏剂 复习测试题 1 软膏基质对药物的释放、穿透、吸收顺序中正确的是: A、O/W型>W/O型>动物性脂肪>凡士林 B、W/O型>O/W型>动物性脂肪>凡士林 C、动物性脂肪>O/W型>W/O型>凡士林 D、O/W型>W/O>凡士林>动物性脂肪 E、动物性脂肪>凡士林>O/W型W/O型 2 下列关于软膏剂叙述何种说法是错误的? A、乳剂型软膏透皮吸收比油脂性基质软膏好 B、凡士林基质的软膏适用于有渗出液的患处 C、液体石蜡主要用于调节稠度或研磨粉末,便于与基质混合 D、可溶性药物先溶,然后再与基质混匀 E、易溶于水的药物先溶于少量水,然后再加入羊毛脂混合后 ,再与凡士林等脂肪基质研匀。 3 [处方] 鲸蜡醇250g,白凡士林25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甘油120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依上处方配制的软膏属于何种性质软膏? A、油脂性基质 B、水溶性基质 C、0/W型乳剂基质 D、W/0型乳剂基质 E、混悬型基质 4 基质PH 碱性药物pKa时,药物易透皮吸收。 举例 白凡士林 400g 硬脂醇 180g 倍半油酸山梨醇酯 5g 尼泊金乙酯 1g 尼泊金丙酯 1g 蒸馏水 → 1000 g 油相 油相 W/O乳化剂 W/O乳化剂 防腐剂 防腐剂 水相 第四节 膏 药 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 《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 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载有“乌麻膏”方,其组成有生乌头、麻油、黄丹及蜡。制法为“内油铜器中,微火煎之,至明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以膏成……”由此可见,当时已有了制备膏药的方法。 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 “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理瀹骈文》 一、概述 (一)概念 1 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Pb3O4 )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药典)。 2白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宫粉(碱式碳酸铅)炼制而成的外用剂型。 3膏药系指以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药材提取物,摊涂于纸、布或兽皮等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制剂。 (二)分类 铅硬膏: 黑膏药 白膏药 药材、植物油+ 红丹 宫粉 Pb3O4 2PbCO3Pb(OH)2 (三)作用:保护、封闭、治疗(内治、外治),内病外治,治疗风寒湿痹有确切疗效。 膏药的作用 “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清.徐洄溪] “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去腐,止痛生肌,并摭风护肉之类。……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膏药的特点 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外、内治) 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使用前必须预热 二、黑膏药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植物油 :以麻油为最好,花生油,药材的5-10倍量 2、红丹(章丹、黄丹、东丹、陶丹):四氧化三铅,含量95%以上,炒干过筛成细粉。油的1/3 -1/2 量。 3、药料的处理 (1)一般药料(粗料):油炸提取 (2)特殊药料:挥发性、矿物、树脂等 (3)贵细药料 (二)制备工艺 炸料→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 →摊涂 1、提取药料:200~220℃,油炸枯 2、熬炼药油:320℃左右,“滴水成珠”。关键 注意:防“老”、防“嫩”、防着火。 3、下丹成膏: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 (离火下丹或火上下丹) 4、去“火毒”(燥性):浸于冷水中,除去低分子醛、酮类成分。 5、摊涂药膏 滴水成珠 改进工艺 药粉与药材提取物 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 → 化膏兑药→摊涂 (三)质量要求 (l) 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宜,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 (2)无刺激性,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不脱落也不移动。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要一致,重量差异不超过5%。 (4)常温下,二年内不变质,不失去黏性。 (四)举例:狗皮膏 狗皮膏 制备:上二十九味,乳香、没药、丁香、肉桂分别粉碎成粉末,与樟脑、冰片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生川乌等二十三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3495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