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切实健全我省渔业技术推广体系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切实健全我省渔业技术推广体系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李晓川等二人
山东省是全国渔业大省,2006年的水产品产量达到757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山东省又是全国水产科研大省,全国1/3以上的水产科研力量集中在青岛,全国海水养殖的五大发展浪潮的策源地都在山东。但是,当前我省渔业存在一个巨大的隐忧:这就是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之间重要一环--技术推广工作的薄弱。这一点,从2006年突发的大菱鲆事件可见一斑。大菱鲆也是由我省率先引进和突破技术关,并引发了发展狂潮。几年的时间里,养殖规模迅速发展到500万平方米,形成了从业人员近万人、产值过30亿以上的产业,成为我省渔业的几大支柱之一。但在该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就埋下了食品安全的隐忧,一方面是养殖单位的无节制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病害出现并发生越来越频繁,伴随而来的就是药物使用越来越多,品种泛滥。另一方面,技术推广跟不上,造成了大量的新入行人员不懂技术和大量的健康养殖技术和绿色健康药物束之高阁状况并存,加上水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工作跟不上,不能及时规避养殖风险,由此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大菱鲆事件。损失惨重、教训深刻,至今让我们反思这样一个事实:渔业技术推广已成为山东省水产品生产产业链上薄弱的一环,必须尽快加强。
当前我省渔业技术推广存在如下问题
一、机构职能不理顺。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明显落后于形势的要求。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兄弟渔业强省相比,山东的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职能被严重分散。渔业技术推广新增公益性职能,如:良种推广、病害和疫情监测与防控、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渔用投入品质量监控与使用技术推广等被严重分散。上级要求的“三站合一”得不到落实,使山东推广机构继续停留在传统的推广领域,渔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得不到发挥,严重影响了我省的渔业健康发展。反观相邻的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局、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站实现了三站合一,拓宽了职责范围,壮大了渔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实力。
二、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设施、手段落后,能力上跟不上渔业生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现有机构受编制等因素的制约,混编和职能移位现象普遍存在。全省乡镇级渔技推广人员有近50%以上不能真正履行岗位职责;专业技术人员补充不足,推广人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问题严重,已对全省渔业技术推广事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重大的潜在威胁。推广机构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推广设施设备仍然简陋,“一张嘴、一张纸、一双腿”的推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前些年发展起来的推广示范基地,也呈逐年萎缩趋势。目前全省各级推广机构共建设试验示范基地310个,同比去年减少110个。
三、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渔技推广作用的充分发挥。
据统计,2005年全省各级推广机构财政拨款4700万元,同比上年减少788.4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967.4万元,同比减少677.57万元,人均人员经费1.08万元,较上年减少1200元,争取项目经费733.5万元,同比上年减少110.9万元。推广事业费不足,许多县乡推广机构工资都没有保障。推广业务经费的短缺,致使很多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无法开展。我省的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业务自2001年试点开始,已经连续运作了六年,但一直没有实现专项经费的支持。因经费等原因,测报点的布局和测报网络的运转一直呈随机状态,目前各级测报单位的工作热情、尤其是好不容易形成的基层测报员网络的稳定已受到很大影响,个别市、县和为数不少的测报点已经不报告测报数据。由于测报仪器设施的缺乏,目前的测报也基本是依靠经验和目测进行,测报数据全面性、准确性受到很大制约。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定性质,完善职能。
国家渔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全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应以公益性和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无法承担的职能为主。按照国家关于农业技术推广职能的定位,借鉴外省成功的做法或经验,强化并明确渔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作用,对现有行业内部的技术、设备资源和职能进行整合,建立一支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水生动植物病害监测报告和防疫检疫,渔用饲料和鱼药质量监控和使用技术推广,水产品质量认证与评价,渔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新型推广机构。
二、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系
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完善省、市、县、乡四级推广体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省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推进改革的工作方案,因此县级和乡镇级渔业推广机构的改革将于2007年初开始。按照国务院意见,将“对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综合设置”,“可以选择在乡镇范围内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综合设置、由县级向乡镇派出或跨乡镇设置区域站等方式,也可以由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乡镇派出农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规定,建议我省应分区域建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