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温州市建设小学潜能生转化问题及解决方案.doc

温州市建设小学潜能生转化问题及解决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市建设小学潜能生转化问题及解决方案

温州市建设小学潜能生转化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背景提出: 潜能生的转化即是老课题又是新问题,转化潜能生是班级管理的重头戏,然而潜能生学习的严重落后、行为习惯的偏差,又经常令班主任头痛不已。可以说,转化潜能生是班级管理“永恒的主题”。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潜能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潜能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的孩子有的是因为长辈溺爱,缺乏处事经验,引发自卑,胆小,丧失自信心。有的因为学校、老师的管理不当造成生理心理的不健全,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心情压抑而沉重,心理负担重。还有因为身体有病的,因为父母不重视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根据各自特点,“对症下药”,方法灵活多变,激励成功,力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对学生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我们常把孩子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潜能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更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切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二、问题提出: (一)我们为什么要转化潜能生?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其目的是让所有受教育者各得其所,全面健康地发展,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从“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出发,把基础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培养优等生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潜能生的教育。同时转化潜能生也是建设和谐班级、建设和谐学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们应如何认识潜能生? 1.什么是“潜能生”? 所谓“潜能生”是指那些在品德发展、知识掌握等方面稍微慢一步的学生。主要指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心理造成障碍,仍未能达到的基本要求,成为合乎标准的学生。这样理解,前提是承认学生是在前进中,之所以后进,是进步受阻而非是学生本身的弊病或其本性如此。如此我认为是比较合乎学生的实际的。这也为我们从心态上去认识学生,诱导转化,促进提高打下基础。真正达到后进的转化。潜能生往往是由于心理错位而导致了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失落偏颇,而做出超乎常理的行为、举止。 2.为什么会产生“潜能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影响、往往会分解成多种不同层次、出现先进后进的差别,出现这样的差别,除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作用;除了教育的外在环境,教育方式也参与影响;除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综合分析有以下原因: (1)社会原因 ①不良风气。现今社会存在许多不良风气,如贪污受贿,打架斗殴、赌博成风,吃喝玩乐等等,所有这些对高中生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另外,崇拜金钱,“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风气也冲击到学校,“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已不是新闻。 ② 网络书刊。网络虚幻世界、色情暴力书刊等等,这些对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期的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 (2)家庭原因 ①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一方面,由于三大差别的继续存在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父母为孩子未来的处境担忧,所以“重智轻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家长的眼睛只盯住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广泛实行,家长普遍在情感上溺爱孩子,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在生活上做孩子的保姆,学习上做孩子的书僮,结果把孩子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在行为上就表现出“顶嘴”、“自私”、“任性”、“不尊重别人”、“不孝敬老人”、“不爱学习,”“意志薄弱”、“责任感缺失”等等不良习惯。 ②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长期性、渗透性和权威性,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因素所无法比拟的。而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懒散,工作随便,沉迷赌博,言谈粗俗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身上留下痕迹。 ③缺乏家庭温暖。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条件。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投下阴影。父母离异,家庭破裂,更会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