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目录????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一、自然环境与资源????二、经济社会发展????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原则????三、目标与任务????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一、加强机构和体制建设????二、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三、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四、培养和吸引人才????五、加大资金投入????六、提高公众意识????????前言????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候变化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7号)要求,特制定《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本方案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防御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证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安徽省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是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自然环境与资源????(一)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南北迥异,皖南和大别山区以山地和丘岗占绝对优势,淮北和沿江以平原为主,江淮地区以平原和丘岗为主。????(二)季风气候明显。以淮河为界,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14-17℃,南北相差2℃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三)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2007年,全省农用地111933万公顷,建设用地16523万公顷,未利用地11144万公顷,分别占8018%、1184%、798%。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超过83%。????(四)生物资源丰富。拥有生物资源101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8种,珍稀野生动物4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7种和32种。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06%。????(五)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611亿吨,约占华东地区一半以上。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9087亿立方米,开发前景良好。水力资源理论总蕴藏量为4118兆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4400—5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全省常年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约4000多万吨。????(六)水资源比较紧缺,时空分布不均。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达712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1645立方米。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南部人均水资源量大于北部;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也非常明显,夏季降水最多,春、秋季较少,冬季最少。????(七)旅游类型齐全。名山胜水遍布全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至2007年,有黄山、九华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和红色旅游景点18处。???? ????二、经济社会发展????(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2007年,全省年末户籍人口6675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35‰,城镇化率为387%;地区生产总值7345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位于全国中等位次。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47∶3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15元,在全国位次靠后。安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石化、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纺织等行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2007年,全省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汽车工业出口额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