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脂类的代谢PPT
二、鞘磷脂的代谢 鞘磷脂是含鞘氨醇的磷脂,由鞘氨醇、脂肪酸、磷酸及含氮化合物等组成,其基本结构为: 鞘氨醇是一类含16~20个碳原子(以18个碳原子为主)的长链不饱和氨基二元醇,其氨基与脂肪酸通过酰胺键相连,其碳链末端的羟基与含磷酸的基团通过磷酸酯键相连,若此基团为磷酸胆碱即为神经鞘磷脂。神经鞘磷脂是体内含量最多的鞘磷脂,它是神经髓鞘的主要成分,也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磷脂。神经髓鞘脂类含量很高,约占干重的97%,其中5%为神经鞘磷脂,人红细胞膜所含的神经鞘磷脂可达20%~30%。 脑苷脂是脑细胞膜的重要组分,由?-己糖(葡萄糖或半乳糖)、脂肪酸(22~26个碳原子,其中最普遍的是?-羟基二十四碳羧酸)和鞘氨醇各1分子组成,因为是以中性糖作为极性头部,故属于中性糖鞘脂类。重要的代表是葡萄糖脑苷脂、半乳糖脑苷脂和硫酸脑苷脂(脑硫脂)。 神经节苷脂类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酸性糖鞘脂类。大脑灰质中含有丰富的神经节苷脂类,约占全部脂类的6%,非神经组织中也含有少量的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类的组成如下: (一)神经鞘磷脂的合成代谢 1.合成部位 全身各组织细胞都能合成神经鞘磷脂,且以脑组织中最为活跃。鞘氨醇的合成酶系在内质网中。 2.合成原料软脂酰CoA、丝氨酸、脂酰CoA、磷酸和胆碱是合成神经鞘磷脂的基本原料。 3.合成过程神经鞘磷脂的合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1)鞘氨醇的合成 首先在3-酮二氢鞘氨醇合成酶作用下,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催化软脂酰CoA和丝氨酸生成3-酮二氢鞘氨醇,后者再以NADPH+H+为供氢体,以FAD为受氢体经过连续的还原、脱氢反应合成鞘氨醇。 (2)N-脂酰鞘氨醇的合成 在脂酰转移酶的催化下,鞘氨醇上的氨基与脂酰CoA进行酰胺缩合反应,生成N-脂酰鞘氨醇(又称神经酰胺)。 (3)神经鞘磷脂的合成 N-脂酰鞘氨醇在转移酶的催化下与CDP―胆碱反应,合成神经鞘磷脂。 神经鞘磷脂的合成过程见图5—14。 (二)神经鞘磷脂的分解代谢 在脑、肝、脾、肾等组织细胞的溶酶体中有分解神经鞘磷脂的酶:神经鞘磷脂酶。此酶能够水解磷酸酯键,使神经鞘磷脂降解生成N-脂酰鞘氨醇和磷酸胆碱。先天性神经鞘磷脂酶缺乏的病人,则由于不能有效降解神经鞘磷脂而致鞘磷脂在细胞内堆积,并引起肝、脾肿大及痴呆等病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第五节 胆固醇的代谢 胆固醇是最早由动物胆石中分离出具有羟基的固体醇类化合物,故称为胆固醇(cholesterol)。胆固醇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胆固醇和酯化胆固醇,后者又称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是胆固醇的代谢形式,而胆固醇酯则是胆固醇的储存形式。所有固醇(包括胆固醇)均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基本结构,不同固醇的区别是碳原子数及取代基不同。胆固醇的结构如下: 正常成年人体内胆固醇总量约为140 g,平均含量约为2 g/kg体重。胆固醇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但分布极不均一,大约1/4分布于脑及神经组织,约占脑组织的2%。肝、肾、肠等内脏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也比较高,每100 g组织含200~500 mg,而肌肉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较低,每100 g组织含100~200 mg。肾上腺皮质、卵巢等组织胆固醇含量最高,可达1%~5%。 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膜的流动性和正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膜结构中的胆固醇均为游离胆固醇。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成胆汁酸、维生素D3、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胆固醇代谢发生障碍可使血浆胆固醇增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危险因素。 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即内源性胆固醇和外源性胆固醇。外源性胆固醇由膳食摄入,内源性胆固醇由机体自身合成,正常人50%以上的胆固醇来自机体自身合成。 一、外源性胆固醇的来源 在一般人群中,由膳食摄入的胆固醇约占体内胆固醇来源的1/3,膳食中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不含胆固醇,而且不同动物性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差异很大,高低相差可达数 干倍。一般而言,动物的脑髓和内脏、禽卵蛋黄等都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其含量可高达200 mg/100 g,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用。 ’ 食物中的胆固醇多以游离胆固醇的形式存在,胆固醇酯仅占10%~15%。胆固醇酯经胆汁酸盐乳化后,经胰腺分泌的胆固醇酯酶作用水解为游离胆固醇,然后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 未被吸收吸收的食物胆固醇在肠腔被细菌还原为粪固醇排出体外。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率占食物含量的20%~30%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一)合成部位 除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成人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