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之第五章消化系统PPT

空肠和回肠 (三)小肠管壁结构特点: 环状皱襞和肠绒毛,微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小肠的表面积,可使粘膜表面积扩大600倍左右。 七、大肠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以盲肠起始于右髂窝,末端止于肛门,全长约1.5cm米,围在空、回肠周围。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 1.盲肠 位于右髂窝,长约6~8cm,向上延续为升结肠。回盲口、回盲瓣。 ?2.阑尾 是一条细长的盲管,长约7~9cm,上端开口于盲肠的后内侧端,下端游离,活动范围较大。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以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外、中1/3交界处作标志,此处称麦氏点。 (二)结肠 结肠起于盲肠,终于直肠。分为: 1.升结肠在右髂窝起自盲肠,沿腹后壁的右侧上升,至肝下方向左弯,形成结肠右曲(肝曲),移行于横结肠。 2.横结肠由结肠右曲起始,向左行形成下垂的弓形弯曲至脾,在脾的附近弯向下形成结肠左曲 (脾曲),移行于降结肠。 3.降结肠起自结肠左曲,沿腹后壁左侧下降,至髂嵴处移行为乙状结肠。 4.乙状结肠起自降结肠,向下作“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处移行为直肠。 结肠粘膜的形态和微细结构特点 结肠粘膜表面光滑,无绒毛,有半环形的皱襞。 3.舌肌 包括舌内肌和舌外肌两部分。 (八)大唾液腺 口腔中有三对大唾液腺,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1.腮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于耳的前下方。 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的内侧,呈卵圆形。 3.舌下腺是最小的一对,位于舌下襞的深面。 腮腺管 舌下腺大管 舌下腺 腮 腺 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管 口腔腺 三、咽 (一)咽的形态和位置 ?咽是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位于颈椎之前,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延续为食管。 (二)咽的分部 1.咽腔鼻部位于鼻腔后方,软腭以上。在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 2.咽腔口部位于口腔后方,向前借咽峡与口腔相通。 3.咽腔喉部在会厌软骨上缘水平以下,喉的后方,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与食管相续。 鼻 咽 口 咽 喉 咽 软腭水平 会厌上缘 颈 6下缘 咽分部 咽隐窝 咽鼓管圆枕 咽鼓管咽口 腭扁桃体 腭咽弓 腭舌弓 咽扁桃体 鼻咽部 四、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 食管上端平第6颈椎下缘接咽,越过左主支气管后方下行,穿膈的食管裂孔至腹腔,续于胃的贲门。 (二)食管的生理性狭窄 1.第1狭窄 位于咽与食管相接处,正对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15cm。 2.第2狭窄 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平第4胸椎下缘,距中切牙约25cm。 3.第3狭窄 位于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平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三)食管的结构特点 1.粘膜:上皮形式. ?2.粘膜下层:食管腺。 ?3.肌层:食管的上1/4段为骨骼肌,下1/2段为平滑肌,中段表现二者混合存在。 五、胃 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具有容纳食物和消化食物的功能。 胃的位置、大小和形态随体型、体位、充盈程度和胃肌的紧张度而改变。 容量:成人1000~3000ml 婴幼儿300~600ml (一)胃的形态 胃有出入两口、前后两壁、上下两缘和四部。 (二)胃的位置 胃中等充盈时,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贲门约在第11胸椎的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 胃的基本类型 角形胃 钩形胃 长袜形胃 插胃管时根据不同胃型采取适当体位,选择插管长度。 ?(三)胃的结构特点 1.粘膜 胃空虚或半充盈时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充盈时多数皱襞变低或展平。胃小凹 (1)上皮:柱状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及上皮细胞表面的粘液共同构成胃粘膜屏障. (2)固有层:胃腺可分为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这些腺体的分泌物经胃小凹排入胃腔内,混合后形成胃液。 3.肌层 :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构成。环行肌在贲门和幽门部位增厚,分别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 六、小肠 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5~7米,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部分。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全长约25~30cm,十二指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 1.上部 在第1腰椎体的右侧起于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胆囊处急转向下,移行于降部。 上部的左半侧,其肠管内粘膜光滑无皱襞,在X光像上呈三角形或卵圆形,称十二指肠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降部 十二指肠下部(水平部) 升部 十二指肠上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 二 指 肠 分 四 部 2.降部 沿第1~3腰椎体右侧下行,至第3腰椎体下缘处,呈直角转向左,移行于水平部。降部后内侧壁粘膜上有一纵行皱襞,其下端称十二指肠乳头,乳头的顶端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3.水平部 起于十二指肠降部下端,自右向左横过第三腰椎的前方,移行于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