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母语文化在翻教学中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析母语文化在翻教学中的作用

试析母语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2010-01-04 13:18:33 作者:sunny 来源: 浏览次数:95 网友评论 0 条 如需原创英语论文,请联系QQ31470880,支持淘宝交易,包改包通过 摘要:长期以来翻译教学过度偏重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其实,主体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都是翻译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只有理性地理解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学生才能掌握中英文转化的规律,逐步培养起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将从阻碍翻译教学的一个因素——对母语文化的认识误区入手讨论母语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强调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该重视母语及母语文化。   关键词:母语文化;翻译教学:作用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艺术。翻译的作品如果能够让读者的感受与作者写作时的感受达到近似或酷似的程度,才可视为成功之作,所以,译者须对两种语言的本质、特点和变化规律都有很好的把握。同时。翻译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文化意蕴的缺失牵制了翻译的水平。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与编码时,译者只有具备了双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能力才有可能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任何外语文化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      一、对母语文化的认识误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人数为3亿,接近以英语为母语国家人数的总和。身处母语环境下的中国学生大多怠慢了母语的学习,对母语文化的精髓浅尝辄止,语文教育在高中阶段就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青少年成了崇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主流,西方文化在不经意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   当今中国的外语学习者通晓潘多拉的盒子、莎士比亚的悲喜剧,而对孔子、孟子了解甚少,对母语文化缺乏重视,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和思想。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地去突击英语的表层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对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我们的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几乎处于边缘状态。在反思这种边缘化状态的同时,笔者意在提醒大家走出外语教育,尤其是翻译教学的误区,重视母语文化知识教育,加强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研究,克服母语文化在外语教育中产生的负迁移。使西方文化思想介绍与母语文化传播兼容并蓄,让母语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其应有的地位。我们外语学习者应把传播母语文化当作义不容辞的天职。      二、从翻译的过程看母语文化的作用      实际上,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下面的图式对交流的过程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   在交流的过程中,译者先从信息的发出者处得到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对其进行意义上的理解和吸收,也就是图式中的编码。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所以译者对所得到的信息了解得越多越细,准备得就越充分,那么信息在经过信息通道时遇到的障碍就越少。当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时,也就是图式中的解码,他才能充分地发挥译语的能力,进一步保证原文的意义与功能透彻地再现,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接受者只有成功地接受和理解了译者的解码,整个交流的过程才最终结束。      从上面的图式分析结果来看,从编码到通过信息通道这一阶段在翻译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理解有助于正确的表达,而正确的理解取决于译者能否对原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离不开译者对原语的驾驭。“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汉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译文质量的优劣,而汉语优势发挥得如何,又往往是衡量译文语言质量的主要尺度。”(王宏印,2002)有人认为,汉译英的困难之处只是表达,因为汉语是译者的母语,绝大多数译者在中学阶段便接受了汉语知识的全面训练,而且到真正能从事汉译英工作时。少说在汉文化的熏陶下使用汉语长达二十年左右,但正是这种优势往往导致译者在理解原文时不求甚解,容易受重直觉、重具象、重整体、重意合这一固有汉语思维方式的支配而忽视汉语词义一般较笼统、较模糊的特点,最终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      三、母语文化与翻译教学      在翻译教学中,只讲授语言的转换规律和技巧是不够的,必须强调文化内涵(包括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因素,因为译者对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细微差异、完整性与多样性的感知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译作的品质,   然而,以往谈到学生翻译能力的高低时强调的多是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认识,却忽视了对母语及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仿佛学习者对自己母语及母语文化应该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在翻译实践中的表现却并非如此。陆魁秋(1999)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2001)。 翻译课一般在英语专业三、四年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