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哲学思想PPT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土 水 克 返回知识点 3.五行制化 ?含义:是指五行相生和相克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以维持协调平衡。 以木为例,木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返回知识点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所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关系,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受着整体调节控制的,而本身又影响着整体。 1、相生异常 (1)母病及子 (2)子病犯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返回知识点 (四)五行的生克异常 (1)相乘: 相克太过 次序:与相克同 机制:?某一行本身虚衰/不足; ?某一行过度亢盛/太过。 举例:木乘土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返回知识点 2、相克异常 (2)相侮: 反向克制 次序:与相克相反 机制:?某一行(被克方)本身过强,使克它的一行相对为弱,反而被强者所克制; ?某一行本身(克方)过度虚弱,被克方相对过强,强者克制弱者。 举例:木侮金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返回知识点 1、相克与相乘比较 同:作用的次序相同 异:相克是正常的克制关系, 相乘是异常的过度克制。 举例说明:木克土,木乘土 小结: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同:?均为异常相克,?机制相同 异:作用的方向相反 注:相乘和相侮也可以同时出现。 如:木过强(太过),则木亢乘土、木亢侮金; 木虚(不及),则木虚金乘、木虚土侮 2、相乘和相侮相比较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解释生理现象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原因: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互根互用 1、此长彼消(制约太过) 2、此消彼长(制约不及) 3、此长彼亦长 (互根互用得当) 4、此消彼亦消 (互根互用不及) 阴阳互为消长 阴阳皆消皆长 平衡:指的是阴阳的消长在一定时间、一定限度内,使阴阳双方在总体上仍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又称动态(相对)平衡。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含义: 2、转化机制: 3、内在根据: 4、转化条件:“物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返回知识点 (五)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消长 转化 量变 质变 物极 互根 动态平衡 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最根本的原理 阴阳运动的形式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小结 阴阳交感 最基本前提 (一)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阴阳失调 阴盛 偏盛 阴胜则寒——实寒证 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阳胜则热——实热证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偏衰 阴虚则热——虚热证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阳虚则寒——虚寒证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阴不制阳 阳不制阴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阴阳寒热病机示意图 正常 实寒证 虚热证 实热证 虚寒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理在于阴阳失调,因此,在临床上,只有分清阴阳,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诊辨阴阳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 (1)损其有余: 即实则泻之。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证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阳盛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泻其有余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证 虚热证 ( 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 虚寒证 ( 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补其不足 (2)补其不足: 即虚则补之 。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3)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以制阴,此即“阴病治阳”。 善补阳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解读.ppt VIP
- 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的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
- 病理学(第八版)必威体育精装版整理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ppt
- 重新定义成长-儿童公益素养教育报告.pdf
- 2025年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招聘19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思政智慧版)电子教案Unit3.docx
- magic lantern v2.3用户指南详解.doc
- 大班社会活动《爸爸,你真棒!》课件.ppt VIP
- 提升消费引领力,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