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塞音声母的声学和感知研讨——以上海话为例.pdf

吴语塞音声母的声学和感知研讨——以上海话为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吴语塞音声母的声学和感知研讨——以上海话为例

摘 要 本研究以北部吴语上海话音系中的三套塞音声母一一全清、次清、全浊声母为 研究对象,详细深入地测量分析与声母相关的声学参量,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这些 声学参量之间的异同,并在声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感知实验以考察它们在感知上的 作用,最后总结出吴语塞音声母在声学和感知上的区别性特征。 本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吴语塞音声母的研究历史;提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阐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研究背景和现状。本章从声学、感知和分类标准三方面介绍塞音的研 究背景和现状。 第三章.上海话塞音声母的声学研究。本章详细测量和分析上海话音系中三套 塞音声母在两字组前字和后宇位置上的声学参数,并使用统计学中的基本方法比较 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1. 在两字组的前后字位置上,全清、全浊跟次清声母的VOT有显著差异;全 清、次清跟全浊声母的后接元音的起始基频有显著差异。 2.在两字组前字位置上,全清、次清跟全浊声母的基频有显著差异。 3.在两字组的后字位置上,全清、次清跟全浊声母的相对持阻时长有显著差 异。 第四章.上海话清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研究。在第三章声学研究的基础上,本章 设计了三大块实验以考察几个重要声学参量在感知中的作用,研究发现: 1. 在两字组的前字位置,后接元音的声调是人们区分全清、全浊声母的主要 线索。 2. 在后字位置,持阻时长和声调都是区分两者的线索,但持阻时长更加重 要。 第五章.结论。总结声学和感知实验的结果。 1.全浊声母在词首、词中位置上没有声学上的一致性,但在感知上却认为它 们是一类。也即人们都将它们感知为浊音。 2.三套声母的区别性声学特征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前字位置, VOT和后接元音的基频能将三套塞音有效分开;后字位置,vOT和持阻时长 也能有效区分它们。这种区分不但有声学上的支持,而且也有感知上的支 持。 本研究的创新在于: 1.提出了测量相关声学参数,这些参数包括VOT、持阻时长、元音共振峰 等。也提出了关键参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和标准。修正了王士元和沈钟伟实 验中关于清浊塞音持阻时长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提出相对持阻时长, 即塞音的持阻时长与整个音节之比,更能准确地表现声母的声学特性。数 据的准确保证了最后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同时也为其他方言的声学研究 提供了方法和准则; 一 2.使用统计学中散点图、平均值和标准方差、方差分析的方法全面地分析比 较三套声母相关声学特征的异同,首次发现两字组前后字位置上,全浊塞 音声母后接元音的起始基频都显著低于全清和次清的。 3.感知实验包括了塞音声母在两字组前字和后字的感知实验,如此深入细致 对吴语声母的感知实验尚属首次;实验发现声调不仅对前字位置的清浊感 知,也对后字位置的声母清浊感知起作用;第一次提出持阻时长在后字位 置声母清浊感知的重要作用。 4.提出语音的分类要兼顾声学和感知。 本研究为吴语塞音声母的研究填补了声学尤其是感知上的空白,为方言研究提 供了新方法和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上海话 塞音声母 浊塞音 声学 感知 III Abstract tllree Voiceless T11ismesistakes i11itial unaspirtated, Stops一一phonologically Voiceless andVoiced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