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胶木唱片——让历史声音在现世回放
胶木唱片——让历史声音在现世回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邬光业开始收藏唱片的时候,市面上的唱片仅售两三元钱一张,早一些民国时候的唱片也只有五元每张。如今,早已停产的胶木唱片日益增值,一张民国时的流行歌曲《夜来香》已被炒到了五千元。但对邬光业来说,唱片的价值除了经济方面之外,更多的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上。 唱片有价无市 收藏各取所需 “我从小就喜欢收藏,最早的时候是收集糖果的包装纸,后来是集邮,也搞过钱币收集。但渐渐地我发现许多收藏投入成本太大,经过比较衡量之后,我选择唱片作为我的主要收藏项目。”邬光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收藏唱片,他的唱片藏量达五千多张,家中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唱片博物馆。 谈到如今的唱片收藏热,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藏龄”的收藏家,没有谁能比邬光业在唱片收藏方面更有发言权了。他认为,收藏应根???自己的兴趣爱好各取所需,现在市面上许多藏品的价格高得吓人,但大都是虚高,商业炒作的水分太大。 何为各取所需?邬光业认为,一张唱片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比如某人喜欢民国的流行歌曲,那么一张周璇的《夜上海》对他来说价值自然会高一些;某人搞文化研究需要了解某个时代的声音,那么即使是在市面上很多见的唱片,用高一些的价格收入,买家也不会觉得吃亏;某人在十年前高价入手一张唱片,十年后又低价出手,也是价值在不同时段的高低之分。 唱片的价值有时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邬光业举例说,许多新人入门的时候喜欢收集那些名人的唱片,比如梅兰芳的京剧唱片。他们以为名家的东西就一定很值钱,但是恰恰相反,越是名家越是流行的东西,它的发行量必然很大,那么留存下来的数量也不少,经济价值自然就不高;相反,那些不为人知的唱片,往往传世很少,但是他们的价值已不能单纯地用金钱衡量了。比如代表中国最早滑稽戏的《小热昏》,目前传世很少,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 收藏手段多 知识需掌握 手段一:交换。邬光业在最初开始收集唱片的时候,曾用一枚熊猫金币与人换了一台美国胜利留声机,藏品交换在唱片收集过程中是一个很常见的手段:在收藏的最初阶段用其他藏品换取唱片,等唱片的收藏具有一定规模的时候,可用多余的唱片交换需要的唱片,这样积少成多,不仅丰富了唱片数量,也可借此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藏友。 手段二:购买。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有计划地收购唱片。唱片收集相比于邮票与钱币等,投入的成本相对小很多,所以购买唱片对于许多有经济实力的藏友来说并不是问题。邬光业经常会去位于会稽路上的市场上淘唱片,那里主要是一些民国唱片。除了到一些旧货古玩市场上淘选之外,在民间挖掘有时候也会有很大的惊喜。 手段三:受赠。1991年7月13日新民晚报《唱片迷》登载邬光业的收藏报道后,有一冯姓老人找到邬光业,将他收藏的一千多张民国唱片无偿赠送给他。1994年10月7日上海华亭宾馆举办“上海1930”老外联谊会活动中认识了荷兰人费南道尔,后其赠邬光业二十几张外国爵士唱片。可见受赠是加速藏品数量剧增的最佳方式,但前提是具有一定的积累与人脉关系。 唱片常识 一般来说,一张胶木唱片由片芯、封套和唱词组成,封套就是指唱片最外面的方形包装纸;唱词是唱片的歌词;片芯是唱片中心部分,上面记着唱片的年代、版本与公司情况,是唱片的“身份证”。 唱片的公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唱片本身的质量,由民国时的“百代”、“胜利”、“哥伦比亚”等公司出产的唱片质量比较上乘,虫胶匀厚,耐磨性好,录音设备亦较为先进。唱片的品相也是判断唱片价值高低的关键,以没有磨损的为佳。早期的唱片用钢针播放,磨损大都比较严重,技术改进后,晚期的唱片磨损轻,品相相对提高很多。 唱片的版本也能区分唱片的好坏,早期的唱片多为粗纹唱片,音质与外观与后来的密纹唱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同一公司出于某些原因,也会出产一张唱片的不同版本。以黎明晖的《毛毛雨》为例,1925年,在法商主管的公司下出产了80~90转左右的、直径28.5厘米、播放用蓝宝石针的唱片;后来英商接管了公司,用钢针替代了蓝宝石针,唱片直径也改为10寸,配乐的乐器也进行了优化,使得唱片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藏家故事 走进邬光业的收藏室,一阵“沙沙”的爵士乐从一架老式留声机上传来,来自半个多世纪前的声音此刻充盈整间藏室,配着壁炉、油画、吊灯,让人仿佛置身三十年代的旧上海。 邬光业认为,这种沙哑老旧的声音永远不会过时,对于一些音乐发烧友来说,那些高品质的CD音质修饰太过,远没有胶木唱片的“沙沙”声来得有味道。这些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声音,仿佛拥有魔力一般,带人穿越沧桑的岁月,沉浸在老声音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晚年的安慰 2001年,上海电视台录制一档《那时候,那些人,那些事》的纪录片,介绍了一位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