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麻雀美丽情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人与麻雀美丽情缘

老人与麻雀美丽情缘   人们养鸟,一般都会选择宠物鸟,如金丝雀、八哥等等,因为这些鸟智商较高,易于驯服,容易和人互动交流。不过,在苏州胥门外小河浜,有一位杨大爷,竟然把家门口的数百只一向不受人控制、见人就逃的野麻雀驯得服服帖帖,当“宠物”养起来了。   据了解,杨大爷不仅可以让麻雀落到他手上觅食,还能让麻雀飞到他嘴边叼食,甚至还能挑逗几只麻雀,在其大腿上互相吃醋打架,令人“叹为观止”。那么我们就去杨大爷位于苏州胥门外小河浜的“麻雀司令部”,一探究竟,见证“奇迹”。   他为什么要养麻雀?   杨大爷从小就喜欢养鸟   到达胥门后,再经过几番打探,才在一条小河边,找到了杨大爷的家。杨大爷的家在那片低矮的居民区并不显眼,在门前邻居的墙上挂了数个鸟笼,自己则利用自家的一间房间开了个小杂货店。对于我们的到来,杨大爷显得意外。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很爽快地带领我们去他的“麻雀司令部”参观。   据杨大爷介绍,他是苏州本地人,今年56岁,“文革”时期他初中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1995年,他从苏州某单位下岗后,就开了家小杂货店,并以此谋生。   谈起“驯麻雀”的经历,杨大爷表示,纯属个人爱好的自然发展。原来,他从小就喜欢养鸟。“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玩鸟,没上小学之前,我就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养鸟了。到现在,如果我养生鸟的话,十有八九是可以成活的。”据杨大爷介绍,所谓的生鸟就是刚从野外捉来的野鸟。下岗后,杨大爷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外,其他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在养鸟上面了。杨大爷说,现在玩鸟其实成本不大,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买一只鸟得要花掉一个工人四五个月的工资。   一只鹩哥的死   让他决心养麻雀   1990年,杨大爷花了280元,买回来一只鹩哥。杨大爷说,那只鹩哥,他从它刚刚孵出来就开始养了,看着它慢慢成长、老去,直到2002年老死,整整养了十二年!他和鹩哥积累下了深厚的感情!对于那只老死的鹩哥,杨大爷还给它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送终仪式”:将鹩哥用塑料袋装好,系上砖块,沉入了门口的那条小河的河底。   正是这只鹩哥的死,让杨大爷做出了这一生最大的改变:不再痴情养那些抓来的生鸟了,改养家门口的那群经常来和家鸟争食的麻雀。因为多年的养鸟经验,让杨大爷俨然已经成了养鸟界的“独孤求败”,他想要挑战一下自我,驯服那些见人就逃的麻雀。   他是怎么驯服麻雀的   “驯服第一只麻雀,我用了3年时间”   据杨大爷介绍,他驯服的麻雀,最多的时候有二三百只,目前大约七八十只麻雀。“从2003年到2006年,第一只麻雀飞到我手心吃食,我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和它培养感情。”当我们问到杨大爷和麻雀相处的秘诀时,杨大爷只说了两个字:耐心。   杨大爷说:“要我说出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我肯定说不出来,但我知道,要驯服麻雀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三年时间,我就喂养那一只麻雀,从一开始将食物撒在十米开外,到后来放到我脚边,到最后慢慢把它引到我手上吃食,我和它之间建立了亲密友人关系。”   杨大爷说,他喂食的时候,常常需要将手伸出去一丝不动,坐在那里等一只麻雀。可能一般人等了几分钟,麻雀不来就走了,但他会很有耐心的一直待在那,有时候甚至会等十几二十分钟。   “我养的第一只麻雀其实还是一只成鸟。”后来,在杨大爷喂养了它五年之后,不见了踪影。杨大爷推测,应该是老死了。杨大爷说,现在他养的这群麻雀,其实都是它的后裔,就这么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杨大爷笑称,现在这么多麻雀,他已经分不清它属于哪族哪支了。   “听叫声,我就知道它们是聊天还是报警”   聊着聊着,兴致高涨的杨大爷还拿起家里的录像机欣赏起来。原来,前几年,他特意买回来了一架摄像机,记录自己平时和这些麻雀的“美丽情缘”。在杨大爷特意挑选出来的一组镜头中,只看到,在他的挑逗下,一只麻雀不断飞到他嘴上,叼走他含在嘴唇边的小虫。而另外一组镜头中,在他的大腿上,两三只麻雀跳来跳去,杨大爷则拿着小虫独宠其中一只,让其他两只麻雀醋意大发,互相啼叫、追逐、啄击。   这些麻雀为什么就只愿意飞到杨大爷身上,其他任何人喂食都不行呢?杨大爷说,这些麻雀都“认识”他。当然,不仅麻雀能认识他,他竟也认识每一只麻雀。“像人长得各不相同一样,每只鸟的脸也不一样;另外,它们在大小、体形、羽毛颜色等方面,也是有差异的。我大老远就能分辨出来。”   另外,在三五十米外,杨大爷就能根据麻雀的不同叫声,判断它们的天敌是否来了。当然,杨大爷也坦承,到现在他也听不懂那些麻雀叫声具体是在说什么,但他能根据叫声,基本判断出是在聊天,还是发出警告讯号。“其实麻雀也像人一样,经常要叽叽喳喳聚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   杨大爷说,在这十几年中,他喂养过将近30种不同的鸟类,经过与各种鸟的朝夕相处,杨大爷能够熟练地识别出每只鸟各自的特点,例如根据鸟的嘴形,杨大爷还可以判断鸟喜欢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