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中国最后“圣女部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镜头记录中国最后“圣女部落”

用镜头记录中国最后“圣女部落”   前不久,一部反映“自梳女”这个珠三角特殊生活群体的纪录短片《自梳》,在伦敦“曝光”电影节上,获最佳纪录片奖提名和英国皇家电视学会大奖。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拍摄者竟是一位来自广东的女留学生,而且这件毕业作品还是她的处女作。   怪事!   刚进校门就要准备毕业短片   骆仪是位阳光开朗的佛山女孩。在赴英国留学之前,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她,曾在南方一家报社当过三年记者和一年编辑。四年后,喜欢新鲜的她决定到欧洲继续学习。   在关注各类留学信息的同时,骆仪发现账上存款根本无法供自己在国外读书和生活,于是她将目光投向英国“志奋领”全额奖学金。做出这个选择后,骆仪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时间,牺牲周末休息,补习英语,最终换来不错的雅思成绩——7.5分,又经过层层筛选和面试,骆仪成功申请到了这个奖学金,并得到英国驻华使馆的帮助。2009年9月,她赴伦敦大学金匠学院修学纪录片创作。   出乎意料的是,开学不久,老师就问她是否考虑好了毕业短片的拍摄?这让骆仪颇为惊讶。后来才知道,按照规定,修学期满之际,学生们需各自提交一部片长15-25分钟的个人纪录片作品——占学习成绩的50%,这是毕业的必经之路。   经过一番琢磨,骆仪选择了“自梳女”这个题材。   “自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当时一些未婚年轻女子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地位卑微,受婆家虐待,以及有钱男人可以名正言顺娶三妻四妾等,由于不甘心受此屈辱和束缚,她们矢志终生不嫁,于是产生了挽起发髻成为“自梳女”的特殊习俗。这个群体能够存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时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尤其蚕丝业较为发达,需要大量女工,不少有技能的女子有了外出务工的机会且收入较高,所以,她们在经济上有能力对男权社会提出挑战。但一经梳起就要终生冰清玉洁,不得反悔,父母也不能强迫她们出嫁。因此颇有些“圣女”的味道,社会对之也很宽容,以至她们成为当时的“时尚群体”。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珠三角地区蚕丝业衰落,这一带的年轻女性听说到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许多女子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生活多年,但绝大多数没有谈婚论嫁。直到近年来年岁已大,因不愿漂泊海外才回到故乡,而她们就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   当骆仪向导师介绍这个题材时,那位英国教授颇感惊讶。这些“自梳女”如今都已八九十岁,而且在整个珠三角地区目前健在的不足百人,堪称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了!   用镜头走进“自梳女”生活   其实骆仪在国内做记者时,就对这个群体有所了解。2008年,她曾到公记隆颐老院采访,认识了一个叫“联姑”的“自梳女”。老人家80高龄,衣着朴素、爱好干净,还能自己煮饭。交谈中骆仪意外发现,眼前这位“骨灰级剩女”不是因为没有选择才“剩下”,期间甚至有高官追求过她,只不过她坚持选择单身。骆仪记住了这个有个性的老人。   骆仪决定把采访重点放在联姑所在的颐老院,那里还住着另外一些“自梳女”。几位老人很善良,答应配合她的采访和拍摄,这让女孩惊喜异常。只是因均有特殊的生活经历,老人们最初还是本能地对骆仪有一种戒心。   很多人以为当年“自梳女”去南洋后孤独郁闷,生活很悲掺,其实并不是这样。老人告诉骆仪,她们多数在新加坡当佣人。每天做饭、搞清洁、带小孩或送主人家孩子上学。这些豆蔻年华的女孩由于聪敏勤快,奉行独身,很快获得青睐,成为家政行业品牌,也只有商贾豪门等才请得起她们当佣人。在上世纪30年代南洋各大城市,每到下班或假日,身穿黑纱衣,脚踏木屐的她们就会成群结队,穿街过巷,飞扬的青春活力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一些“自梳女”在主人家没有房间睡觉,她们便结伴租房,同声同气,倒也热闹。因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且收入颇丰,女孩们对生活并无怨气。最初她们每月给家里寄钱养弟妹、父母,后来甚至出钱为侄子盖新房娶媳妇。在二三十年前,珠三角乡下出现的不少漂亮小楼,多是“自梳女”们的功劳。   骆仪还在一些资料中发现,当时一些新加坡行政官员家庭也会聘请“自梳女”。因为她们能以广东话注音说出相当准确的英语,还能做出像样的西餐。今年94岁的欧阳焕燕,前后在李光耀家工作40年,小姐李玮玲是她一手带大的,大公子李显龙从牙牙学语到出国留学这段时期,她一直都在李家。如今,在老人家里,还藏有大量与李家有关的相片。“自梳女”们敬业乐业的精神更受到英国人喜爱。新加坡独立后,有少数“自梳女”随雇主到英国去,并在那里终老。   骆仪拍摄的这部纪录短片,讲述联姑、芬姑、宜姑三个“自梳女”的故事,探讨“选择”、“婚姻”和“死亡”等永恒的主题。   骆仪的纪录片没有尸体,也没有眼泪。2010年清明节是个雨雾纷纷的日子,女孩正在联姑房间里,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吵起来,急呼医生。联姑出去查看情形后回来,平静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