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探讨
浅谈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探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1-02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中年后急剧增多,以往医生只是注重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因此,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87例,并根据临床表现,CT或MRI确诊,符合我国现行脑血管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运动康复组47例;男36例,女11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2岁。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7.7岁。其中脑梗死73例,脑出血14例,均系首次发病,发病当日或一周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2组年龄、性别、偏瘫侧别,病变性质及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随意锻炼,运动康复组在脑梗死病情平衡后48小时开始训练,脑出血一周后开始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定期评估,并根据训练效果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2护理 2.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发病急,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烦燥、悲观等心理,不配合治疗,及早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给予应有的鼓励,使患者意识到疾病的治疗不能只赖于药物治疗,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也是加速康复的重要条件。护士采用劝导、启发、同情、支持、解释等方法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改善心镜,提高信心,并向患者反复讲解和强调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及长期锻炼的重要性,在患者、家属的理解配合下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共同完成运动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2.2皮肤的护理。急性期患者瘫痪在床,要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预???褥疮的发生,并帮助患者按摩全身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及关键挛缩,促进肌肉的恢复。 2.3良肢位的保持,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势的出现,保护关节及长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要求患者上肢处于伸展位,一般来说,必须卧床时采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交替变换体位是最佳选择,尽量减少患侧位,预防患侧肢体受压,要求患侧关节保持伸展位,肩关节外展40度,内旋15度,屈40度,下肢为屈曲位,卧位时肢体置于抗痉挛体位,仰卧位时上肢体取肩上抬,臀外旋稍外展,肘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在枕头上,下肢采取骨盆、胯前挺、大腿稍向内加紧,并稍向内旋腿外侧垫物,患踝呈90度,足尖向上,健与患侧卧位交替,无论仰卧位、侧卧位均应注意。 2.4按摩、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按摩手法要轻,缓慢,有节律,不使用强刺激手法对肢体进行按摩,尤其要注意患侧肢体的按摩,先用热毛巾进行按摩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静脉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按扶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顺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由浅至深,慢快适宜,2次/天,15分钟/次,对肌张力低者用摩擦和揉捏,按摩后进行各关节的被动运动,主要做好上下各关节的屈伸,内外旋转,外展等活动,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做髓关节和肘关节活动时,注意手法揉和,活动幅度不宜过大,应小于或等于90度,以免发生骨化性肌炎,要有节律,避免用暴力强制牵连或剧烈运动,以免造成关节肌肉损丧,每个关节活动5—6遍,3—5次/天,3—5分钟/次,视病情可增减锻炼的时间及次数,防止过度劳累。 2.5手的功能锻炼。可利用日常用品如球、积木、握力器等,练习伸肘、伸腕、伸指、抓、捏、握、拿等动作,所作用的器具,应由大到小,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精细,反复训练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2.6坐位训练。先取15—30度卧位,每2—3天增加10度,每次增加5—10分钟,至维持90度,保持30分钟,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先侧移至床边,用健腿将患腿移于床边外,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至坐位,当躯干有一定控制力时,可让患者用健手持物或摆动,以增加坐位平衡的难度。 2.7站立训练。首先进行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原则由易到难,负重由少到多。方法:让病人健侧臀部坐在较高的床边,并向下用力,康复人员用一手辅助控制患侧膝关节,另一手保持患侧上肢抗痉挛体位,当病人可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屈伸膝关节后,可逐步降低床的高度,增大患侧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其后让病人双足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