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者在社会大变革中退缩与进取.docVIP

文化工作者在社会大变革中退缩与进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工作者在社会大变革中退缩与进取

文化工作者在社会大变革中退缩与进取   虽然一直喜欢《边城》,但真正试着了解沈从文先生,是从《合肥四姐妹》入手的。沈从文是个多情软弱的才子,近期看了《沈从文传》,才觉出《合肥四姐妹》的回忆是从家庭和女性的角度来看一个男性,而非从历史的角度。比较出真知,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相信《沈从文传》的记述,重新体味沈从文作为一个个体所带来的普遍意义的思索。   选择接受“新”并不代表选择放弃“旧”   “文化大革命”中,沈从文的许多老朋友都消失了,在荒谬的时代,沈从文的不反抗、不争辩,固然是个性使然,可这种个性不正是上帝使他安身立命的法宝吗?这种个性使他能安然度过那段浩劫。写了30年的文学作品,新兴阶层却不承认自己是作家,可他并不争辩,也没有选择消极地隐退,而是顺其自然地在做事情。选择消极退避,也是因心中有愤然与不甘,活着,就要责任待尽,默默无语地接受命运带来的新挑战。这种活法,在今天的心理学领域,叫森田疗法,森田是日本的一名抑郁症患者,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此疗法,迄今一直在临床使用。此疗法的根本就是告诉抑郁症患者,要接受自己睡不着觉、自己很难受的现实,接受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带着这种不幸继续生活下去,反而比苦恼如何解除痛苦更实际,也使心中更释然。不然纠结的心情会让人在被病魔打倒之前,被负面的精神击溃。   孔子的学生遇到一个绿衣人,绿衣人问他:“一年有几个季节?”学生答:“四季。”绿衣人说:“不对,只有三季。”争执不下,两人打赌,谁的对,输者对胜者作揖三个。于是,两人请孔子评判。孔子笑着说:“是的,只有三季。”学生诧异极了,但还是依约向绿衣人作揖三个。绿衣人得意地离去。学生不解地问孔子:“明明一年有四季,为什么您附和他说只有三季?”孔子笑着说:“你没有看出那个绿衣人是个蚂蚱?他生存的时间就在春、夏、秋季,一到冬天他就死了,他的生命中只有三季,你跟他较劲地谈四季,只能是自寻烦恼。”学生听完,释然而笑,心中的块垒顿除。是呀,想想,生活中的三季人还很多呢。   选择沉寂并不代表逃避   沈从文面对困境的不反驳,实际上是儒家顺势而为的智慧,只不过这种智慧是自觉非刻意,是中国文人博览群书受中国文化浸染后,与苦难自然产生的思维反应。在沈从文被剥夺写小说的权利后,去了历史博物馆,他的工作,是为陈列的展品写便笺。多年前,他在军队里当文书;现在,他在历史博物馆里当文书。工作内容就是成天在墙上写字,但对于沈从文,他将此看做是惩罚和苦恼的事情,做得比别人多了一份心机。他抄写着,同时对每件文物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其中的人物服饰、家具器皿、风俗习尚、花纹设色、笔调风格,全都被他颇有兴趣地注意,他边看边记边想,种种外相与他头脑中储存的文化知识发生关联、融合、印证,一并刻入大脑深处,“他博闻强记,对形象的感受力敏锐细腻,又擅长系列化排比,加上那份乐此不疲的心态,他正向文物研究的高峰攀登”。他没有什么想法,就是认为一个人只要活着,就要做事情。他不思考事件背后的人事,只关注事件的本身,这种思路,与中国古代手工艺人的思路很像,只专注技艺,朝代更替与他无关,所以他思想里烦恼就少。他对知识贪婪,也并不企望个人名利的获得。他只想在自己所学的范围内,尽职尽责,为各方面服务好,尽一个合格公民的本分。   面对困境,选择“不浪费生命”的态度,对待完全不同的工作,用手工艺人的心态尊重工作的庄严,欣赏学习知识和工作中的技巧。不哀叹,永远拥抱工作,这是很多旧时知识分子面对世道变化的选择。因为他们大多是没有反骨的,温良恭俭让是他们从小受的教育。   沈从文遭遇的事情太多,太多的挫折使他认识到,苦难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一部分,你再哀怨,这部分不会因你的哀怨而不存在,就像坏人,不会因你的愤怒而不存在,因为人就是有各色各样。人情世态大多如此,许多事无须辩,也无从辩,“文化大革命”中,军管会的一名军代表要烧掉沈从文多年搜集的放在工作室的图书资料。“我帮你消毒,烧掉,你服不服?”“没有什么不服,要烧就烧。”烧完部分珍贵的文物,比如明刊本的《古今小说》等后,军代表将他认为无害的资料还给沈从文,说:“你不要瞧不起我,认为我没有文化。”在那个时代,这名军代表能将部分认为无害的资料交给沈从文,而且从口气强硬的话语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敬畏,虽让人无语,但也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民众对知识渊博者的顶礼膜拜。   生命的智慧在于活在当下   1981年,沈从文在美国回答读者询问时说道:“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能写小说而惋惜,其实,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30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