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霞昌登上技术先锋奖领奖台
张霞昌登上技术先锋奖领奖台
当厚度不到0.5毫米,外观看起来像是一张小纸片的东西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就是一项将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尖端产品――纸质电池。
纸质电池采用一面镀锌、另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其厚度不到0.5毫米。必要时还可以把若干个电池叠加起来使用,避免了传统电池会产生的污染问题,并能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加以处理。与普通的纽扣电池相比,纸质电池的成本很低、材料环保、可作为日用垃圾处理、尺寸和形状灵活、易于应用、可成卷分发。当这种电池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时,售价仅为1美分。纸质电池可作为智能卡、音乐贺卡、电子报纸等的电源,并可用于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这种既有利于环保且价格低廉的超薄纸质电池,被一些机构和媒体评为“2006年最佳创新技术”之一。
不久前,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张霞昌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小标识――Technol-ogy Pioneer2007(2007年度技术先锋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奖项,能获奖我感到很幸运,雅虎公司也曾获得这一奖项。在芬兰,我们是第一家获得这项大奖的公司。这是我回国的前一天才刚刚印好的新名片。”张霞昌在递名片时,特地解释了一句。
当年,张霞昌在实验室里埋头这项研究的时候,并没有会想到这项技术会带给自己诸多殊荣,并将在今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2007年3月31日,张霞昌捧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奖杯,该奖由凤凰卫视及凤凰新媒体联同中国新闻社、北京青年报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百度、新浪网等10家在内地、香港、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富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机构共同评出,杨振宁先生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当张霞昌与李安、谭盾、章子怡、苏震西、刘醇逸、刘翔、丁俊晖、陶一之、陈易希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同台领奖时,不禁感触良多:“其实获悉我被提名该奖项时,我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影响力,当我看到被提名的名单中有那么多的知名人士,才感觉到这个奖项的分量。我想这个奖项对于我们公司今后的发展将会带来更多的机会,促进我们的研究更快地发???,并且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在随后的采访中,张霞昌说现在对于媒体的作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现在我们公司和纸质电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获得这些奖项以后,找我们的机构越来越多,这对于我们公司的发展来说,也很有利。以前一家机构在跟我们谈合作时,由于不了解我们公司,合作没谈成,最近又主动找到我们……”
虽然获得诸多殊荣,依然忙碌的张霞昌并没有陶醉其中,科学家的务实与平和是骨子里的内涵。
“实际上,对于成功,我觉得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是否能够坚持,有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头脑是否灵活,对市场的敏感性如何。尤其是在商业化过程中,能否对整个市场有个清楚的了解,能否看到今后10年的发展方向,这很重要。”张霞昌说:“对认准了的事情会坚持下去,这是我的一个特点。对于我来讲,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够有一种成就感。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我建议他们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一定要对社会有好处。认准目标后就要坚持不懈,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虽然在芬兰已经生活了18年,但张霞昌依然是乡音未改。张霞昌说:“我父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我出生在上海。从1岁到6岁都在祖籍宁波,一直到上学才回到上海,而且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宁波。但是,在上海待的时间还是长一点。”
1980年,张霞昌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专业是生物技术。“说实话,这个专业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而是学校分配的。但是,读了之后我越来越喜欢,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潜力的专业。”
1987年,张霞昌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89年下半年,张霞昌自费赴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攻读生物技术博士学位。当时,选择芬兰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科研方向跟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生物系的阿恩?海尔姆(Aarne Halme)教授很对路,于是张霞昌与导师联系后很顺利地拿到了入学申请。当时对芬兰了解甚少的张霞昌在申请时,按照申请美国等高校的程序,找了经济担保人,没想到导师看到张霞昌有经济担保,于是就在他的生活资助方面降低了一些。现在回想起来,张霞昌还觉得很有意思。
踏上芬兰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张霞昌居然喜欢上了这个美丽宁静的北欧国家,并且一留就是18年,而他的科研方向居然也一直锁定在电池方面。“我从1993年开始研究生物燃料电池。博士毕业后,我留校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2002年,我曾经用这项技术给欧洲空间站做过课题,用在火星的宇宙飞行器上,可以节省能源,并能避免太空污染。”
2003年,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