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一个“很伟大失败英雄”.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謇一个“很伟大失败英雄”

张謇一个“很伟大失败英雄”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张謇弃官从商的决心在京城暴雨中萌生,在家丁忧时滋长,在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张之洞的鼓动中下定。   状元下海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不顺心。丁忧在家的新科状元,心情很沮丧,“既成进士而父见背,不及视含殓,茹为大痛,国事亦大坠落,遂一意斩断仕进!”   其实,急流勇退的念头,早在1894年9月就已经在张謇心中萌生。   那月下旬的一天,张謇随文武大臣去迎接从颐和园回宫的慈禧太后。当日恰逢暴雨,路面积水一两尺深,文武百官一个个匍匐路旁,衣帽尽湿,顶戴上的红缨流下鲜红的水,其中有不少七八十岁的老臣。而慈禧乘轿子经过时,却视若无物,连轿帘也没掀一下。   这件事给张謇很大震撼,让他心寒:状元又如何?一品大臣又怎样?还不是一辈子匍匐在地任人驱使?这场暴雨,浇灭了张状元朝堂论战的激情,让他从书生意气的亢奋中彻底清醒,退隐之念由此而生。回寓所后,他在笔记中写道:“愿为小民尽稍有知见之心,不愿厕贵人更不值计较之气;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在乡居丧期间,他不时想起生母金氏的临终遗言:“科举是出人头地的归宿,为了光耀门楣,一定要追求它,但你性刚语直,最好不要当官。”慈母的遗言,让张謇更加坚定了退出朝廷纷争的决心。   不做官,又能做什么?在乡间小路上,面对朝日夕阳,张謇在苦苦思索着。   转眼间到了1895年的夏天。一天,洋务派干将、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来信约张謇去江宁面谈洋务。   对于张大帅,张謇并不陌生。十几年前,张謇从朝鲜还乡时,就曾先后接到张之洞、李鸿章的聘书,但被他一概婉拒,被人称为“南不拜张,北不投李”,一时传为美谈。张 謇曾对友人说过:“我们好比大家闺秀,处子之身岂可不择媒妁,草草嫁人!”   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回再次接到张大帅的邀请,作为新科状元,谈的又是洋务,张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动身上路了。早在1886年,张謇就在家乡提倡蚕桑,还试制过高粱烧。与张之洞一样,他也认为“中国要振兴实业,还是要看读书人能不能有作为!”   这年夏天,张謇两次前往张之洞衙署长谈,交换了许多关于学务商务的看法。在日记中,张謇写道:“南皮(张之洞籍贯河北南皮,故人称南皮)身上带有‘五气’――少爷气、美人气、秀才气、大贾气、婢姬气。”   大帅虽然“五气”俱全,但和状元却谈得非常开心。张謇对张之洞的主张很赞同,二张一拍即合。畅谈之余,张之洞正式邀请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这意味着,张謇可以带着“公务员”身份的“救生圈”下海。这对正琢磨退出官场纷争的张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一开始,张謇没敢答应,办厂可不是闹着玩的。他起自农家,苦读成名,虽然状元及第,但终究只是一介寒士,既没有从商经验,囊中也颇为羞涩,一旦失败,自己承担不起。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謇最后还是决定冒一次险。因南通棉花“力韧丝长,冠绝亚洲”,棉纱销路旺,张謇下决心先在通州办棉纺厂。   他对张之洞坦言:“世人都说书生只会空谈,只会负气,我偏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看。但要办实业,难免委屈自己,低身下人,就算‘舍身喂虎’吧!”   1895年1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正式委任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这位南洋大臣终于把兄弟拉下了水。   丁忧期满后,张謇进京销假。当时,翁同已被慈禧勒令告老还乡,戊戌变法的败象已现,张謇一心想的是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在获准复职的第二天,张謇就以“通州纱厂系奏办,手续未完”为由再度请假。当天晚上,他就离开北京前往塘沽返乡了。他在当晚的日记中自嘲:“读书卅年,在官半日,身世如此,可笑人也。”   在唐家闸选定厂址后,张謇为纱厂取名“大生”。   父教育,母实业   “大生”二字源自《易经》上“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古语,他还亲自撰就一副楹联:“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这副对联后经翁同手书,笔力千钧,气势宏大,既道出了纺织工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也道出了张謇实业救国的志向。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差不多同时开业的纱厂相比,大生的生意分外红火。   1903年,外纱倾销,上海各纱厂受挫,大生不仅获利,而且继续扩张,添了2万多纱锭。之后,大生继续迅猛发展,光是1905年这一年就赚回了半个厂。   张謇以状元办实业,主张关税自主,实业救国,当时的《申报》《时报》以及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等经常报道他的消息,称誉他“执东南牛耳”;而声誉日隆的大生纱厂,还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国资本无暇东顾,这是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那些年,大生纱厂可谓利润滚滚。面对大把金钱,张謇并没有沉醉其中。与一般商人不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