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影像的詩意化: 中國川震影像全球傳散的視覺經驗.pptVIP

災難影像的詩意化: 中國川震影像全球傳散的視覺經驗.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災難影像的詩意化: 中國川震影像全球傳散的視覺經驗

感謝聆聽 謝謝指教 * * * * * * * * * * * * * * * * * 災難影像的詩意化: 中國川震影像全球傳散的視覺經驗 邱誌勇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沛妤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四年級生 我們為什麼那麼愛看人家的痛苦?我們是不是天性如此?還是我們已經被訓練到麻痺了? ~蘇珊宋塔(Susan Sontag) 目的 本文試圖以災難性攝影影像為探討主軸,以四川地震為例,深究今日災難攝影的詩意化,以及身為旁觀者,對於災難性影像的消費,以及如何透過這些災難性影像,旁觀他人的痛苦。 影像與影像詩意化 攝影影像場域中的三種力量 攝影者 V.S. 被攝者 V.S. 觀者 詩意化(poeticization) 紀實 V.S. 好萊塢的戲劇化場景 紀實性的攝影已逐漸發展出了一種專屬於災難事件的詩意美學風格。 災難性影像的觀看 「知面」:主要是針對事件發生場景,如:災難發生後的滿目瘡痍、併排成列的傷亡者等。攝影影像內含的符碼訊息,構成了影像整體的外延意義(denotation)層次,而事件的背景脈絡則提供給觀者更進一步地從文化知識層面解讀影像的內涵意義(connotation)。 新聞攝影影像是為抽象文字的具體化形式,提供觀者與事件相關的資訊,以及滿足觀者觀看與想望該事件的可能。 在一般典型的災難性新聞攝影中,多半會採取遠景拍攝的方式盡可能地將災難事件的發生場景攝入影像之中。 圖1:以遠景的拍攝方式,告知觀者災難事件現場情況 圖2:同樣的遠景拍攝方式,被運用在台灣的八八風災 圖3、圖4:橫列的受難屍首與日常生活經驗相衝突, 突顯災難的破壞性與嚴重性 圖5:莫拉克也造成了畜牧業的損失 以救難為主的攝影影像是災難性攝影的主軸 圖6、圖7:搜救人員的出現,平緩了觀者平緩無法到場協助的焦慮 圖9:搜救人員沿河拯救災民 圖8:搜救人員深入莫拉克風災區 在「刺點」的層面上。不同於知面以社會文化意涵作為訊息傳遞的基礎,刺點涉及的是觀者的個人主觀情感部分,屬於個人私密性的情感觸發,如巴特所形容:是一種觸發型的延展力,是為個人情感於影像中的全然突襲。 災區的生離死別與悲歡離合等人類最原始的情感成為了攝影者強化該災難事件的核心。 圖10:面對印尼海嘯的悲痛婦女 圖12:在受難名單中尋覓親友的手 圖11:莫拉克風災中的悲痛婦女 圖13:莫拉克風災中等待救援的手 為引導出受難者的痛苦經驗與故事性,在拍攝的構圖上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針對災民的神情、面容、雙眼或手腳肢體等進行特寫拍攝。 圖14、圖15:針對身體之體進行的特寫拍攝 圖18、圖19:針對面部神情的特寫拍攝 圖17:救難人員抱著虛弱的嬰兒 圖20:莫拉克風災中的小孩臉部特寫 圖21:特寫了哀傷的婦女 圖16:特寫出了救災過程的艱辛 另一種類型則是在畫面中營造出戲劇化的場景。災難現場成為了戲劇表現的背景,被攝者的行為舉止等提升了畫面整體的戲劇張力。 圖22到圖25:戲劇性的再現災難場景 圖26:當洪水正要侵襲的瞬間 圖27:救災時的戲劇張力 圖28:兒童之間的僅存依靠 旁觀他人的痛苦與消費 災難新聞,本應以寫實的影像敘事體為主,今日卻融入了情節的安排,以特定的拍攝角度、構圖與特寫等,以情感為號召,強化了觀者對於遠方事件的感受力,提升了整件事件的真實性與同情之感(情感消費)。 「視覺影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響著人類的文化與生活世界。視覺影像亦是意義建構的重要機制。視覺影像不僅是真實世界的再現,在看似真實、自然的影像背後,更存在著相當複雜的訊息操作機制。 災難性影像隨著媒體科技的傳遞,不僅吸引了人們對於遠方事件的觀看,透過戲劇化的攝影影像,旁觀著他人的痛苦外,這些災難性的影像更是以一種近乎電影戲劇般的奇觀姿態,透過傳播媒體,被大眾所消費著。 傳播科技衍生而出的視覺影像,對當代的影響已不言而喻。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媒體科技」在觀者與社會間扮演著的中介角色,即「科技」已成為人與社會互動的重要建制。 當代媒體科技不僅在人類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強調視覺感官的特性,同時在消費資本邏輯的支持下,影像遂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世界的重要景觀,而影像文化的重要性也已不言而喻了。 在消費資本主義邏輯的擴張下,商業化邏輯更是直接緊扣著影像文化生成的產業環節中。新聞媒體影像資訊的全球性傳遞,提供了人們了解遠方事件的資訊。無論是平面或電子媒體,媒體科技成為人們延伸視野的媒介。 攝影影像不同於語言文字之處在於攝影影像所傳遞的訊息如同人類睜開雙眼所見的世界般,是以最貼近人類視覺經驗的圖像化資訊傳遞。相較於語言文字將事件透過抽象化的方式進行描述,攝影的影像再現特質,提升了新聞資訊等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