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衣 ①“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五花八门。 (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 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20世纪50~70年代 (1)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总体水平较低。 (2)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衣: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饮食多样化。 (3)住:城市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农民纷纷兴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社会风尚 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生活质量水平。 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1.特点: (1)从地域上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城市推向内地,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从过程上看,由西方传入,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且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3)从程度上看,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变化大,内地和广大农村的变化小,城乡社会生活变化不均衡。 (4)从动力上看,社会运动的开展、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生产与生活方式向中国的渗透都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3.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几个角度: (1)从中国历史的角度: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看,近代以来的160多年,时间非常短暂,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2)从近代化的角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3)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近代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4)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中国社会生活在外来力量的影响下,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由以往的闭关自守,变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一统天下,变为近代化的趋进;由与世界脱离,到今天逐渐与世界同步,成为引导世界生活变迁的重要力量。 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期末调研下图是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石印面,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 .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 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石印画反映的是部分中国人剪掉辫子的场景,并非社会共识,故A项错误;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是在1912年,故B项错误;民国政府建立于1912年元旦,故C项错误;部分人剪辫子,部分人没剪,体现了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故D项正确。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鸦片战争后: (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政府政策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清政府、民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新中国成立以来: (1)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延续。 (2)政治局势的变化。新中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吸收合并协议.doc VIP
- 板框压滤机操作规程.doc VIP
- 义务教育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9课 数据传输有新意 教案(表格式).pdf VIP
- 爬山虎的脚PPT课件.pptx
-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pdf VIP
- 北京工业大学822信号与系统2022年真题及答案.pdf VIP
- 全国黄金交易从业水平考试《黄金市场基础知识与交易实务》复习全书【核心讲义+章节练习】.docx VIP
- 电饭煲UL认证零部件检验要求.pdf VIP
- 浙江省桐乡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GB30871危险化学品企业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