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工艺流程 星问答上海研发公共服务
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工艺流程 ? 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工艺流程如下:? 1)去除损伤层? 2)表面绒面化? 3)发射区扩散?????????????? ? 4)边缘结刻蚀? 5)PECDV沉积SiN? 6)丝网印刷正背面电极浆料? 7)共烧形成金属接触? 8)电池片测试。? 下面我们着重来看一下工艺,? 1.首先是绒面制备:
?硅片采用0.5~2Ω.cm,P型晶向为(100)的单晶硅片。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单晶硅片进行各向异性腐蚀的特点来制备绒面。当各向异性因子=10时(所谓各向异性因子就是(100)面与(111)面单晶硅腐蚀速率之比),可以得到整齐均匀的金字塔形的角锥体组成的绒面。绒面具有受光面积大,反射率低的特点。可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从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金字塔形角锥体的表面积S0等于四个边长为a正三角形S之和? S0 = 4S = 4×a×a = a2? 由此可见有绒面的受光面积比光面提高了倍即1.732倍。
当一束强度为E0的光投射到图中的A点,产生反射光Φ1和进入硅中的折射光Φ2。反射光Φ1可以继续投射到另一方锥的B点,产生二次反射光Φ3和进入半导体的折射光Φ4;而对光面电池就不产生这第二次的入射。经计算可知还有11%的二次反射光可能进行第三次反射和折射,由此可算得绒面的反射率为9.04%。
? 2.绒面制备:? 采用三氯氧磷气体携带源方式,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高,有利于降低成本。新购的8吋硅片扩散炉、石英管口径达270mm,可以扩散156×156(mm)的硅片。? 由于石英管口径大,恒温区长,提高了扩散薄层电阻均匀性,有利于降低太阳电池的串联电阻Rs,从而提高太阳电池填充因子FF。
? 3.SiN钝化与APCVD淀积TiO2:??? 先期的地面用高效单晶硅太阳电池一般采用钝化发射区太阳电池(PESC)工艺。在扩散过去除磷硅玻的硅片上,热氧化生长一层10nm~25nm厚SiO2为,使表面层非晶化,改变了表面层硅原子价键失配情况,使表面趋于稳定,这样减少了发射区表面复合,提高了太阳电池对蓝光的响应,同时也增加了短路电流密度Jsc,由于减少了发射区表面复合,这样也就减少了反向饱和电流密度,从而提高了太阳电池开路电压Voc。还有如果没有这层SiN,直接淀积TiO2薄膜,硅表面上会出现陷阱型的滞后现象导致太阳电池短路电流衰减,一般会衰减8%左右,从而降低光电转换效率。故要先生长SiN钝化再生长TiO2减反射膜。??? TiO2减反射膜是用APCVD设备生长的,它通过钛酸异丙脂与纯水产生水解反应来生长TiO2薄膜。
4.PECVD淀积SiN?? 多晶硅太阳电池广泛使用PECVD淀积SiN ,由于PECVD淀积SiN时,不光是生长SiN作为减反射膜,同时生成了大量的原子氢,这些氢原子能对多晶硅片具有表面钝化和体钝化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大批量生产高效多晶硅太阳电池,为上世纪末多晶硅太阳电池的产量超过单晶硅太阳电池立下汗马功劳。随着PECVD在多晶硅太阳电池成功,引起人们将PECVD用于单晶硅太阳电池作表面钝化的愿望。? 由于生成的氮化硅薄膜含有大量的氢,可以很好的钝化硅中的位错、表面悬挂键,从而提高了硅片中载流子迁移率,一般要提高20%左右,同时由于SiN薄膜对单晶硅表面有非常明显钝化作用。尚德公司的经验显示,用PECVD SiN作为减反膜的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较高于传统的由APCVD TiO2作为减反膜单晶硅太阳电池。
? 5.共烧形成金属接触 ? 晶体硅太阳电池要通过三次印刷金属浆料,传统工艺要用二次烧结才能形成良好的带有金属电极欧姆接触,共烧工艺只需一次烧结,同时形成上下电极的欧姆接触,是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一项重要关键工艺,国外著名的金属浆料厂商非常卖力推广共烧工艺。这个工艺基础理论来自较古老的合金法制P-N结工艺。就是电极金属材料和半导体单晶硅在温度达到共晶温度时,单晶硅原子按相图以一定的比例量溶入到熔融的合金电极材料中去。单晶硅原子溶入到电极金属中的整个过程是相当快的,一般只需几秒钟时间。溶入的单晶硅原子数目决定于合金温度和电极材料的体积,烧结合金温度愈高,电极金属材料体积愈大,则溶入的硅原子数目也愈多,这时状态被称为晶体电极金属的合金系统。如果此时温度降低,系统开始冷却,这时原先溶入到电极金属材料中的硅原子重新以固态形式结晶出来,也就是在金属和晶体接触界面上生长出一层外延层。如果外延层内含有足够量的与原先晶体材料导电类型相同杂质成份,这就获得了用合金法工艺形成欧姆接触;如果再结晶层内含有足够量的与原先晶体材料导电类型异型的杂质成份,这就获得了用合金法工艺形成P-N结。? 银桨、银铝桨、铝桨印刷过的硅片,通过烘干有机溶剂完全挥发,膜层收缩成为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读书分享课件《美丽新世界》-奥尔德斯·赫胥黎.pptx
- 2024年秋新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 5 第3课时(Speed up).pptx
-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商法》机考第五套真题题库及答案.pdf VIP
- 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潘从明的事迹党课课件.pptx VIP
- 纪检监察科技信息中心(办案点)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专项卷附答案 .pdf
- 13套题,必过,阿坝州拟任科级领导干部任职资格政治理论考试题汇总.pdf
- 银行重大市场风险应急管理办法(试行)模版.pdf VIP
- 2022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 .pdf VIP
- 养生养老行业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