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床考一从《辽史·国语解》的一条释文说起.pdfVIP

担床考一从《辽史·国语解》的一条释文说起.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担床考一从《辽史·国语解》的一条释文说起

“擔床”考 任文彪 内容提要:对 《辽史·礼志》中所见“擔床”一名,《辽史·国语解》及明 人陈士元皆做出了令人感到蹊跷的错误解释。根据本文的考察,可知擔床 是一种带有长竿的抬舁工具,在各种礼仪场合中用来抬舁物品。其名始见 于五代,在宋、辽、金时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传世文献及图像资料,可 以较为具体直观地了解其基本形制。元明以后,擔床逐渐消亡,被功能相 似的“案”与“亭”取代。 关键词:床 擔床 案 亭 抬舁工具 宋辽金 A Study of Dan-chuang Abstract : Previous scholarship, particularly Liaoshi -Guoyujie and the writings of Chen Shi-yuan, a famous scholar in Ming dynasty, failed to explain the exact meaning of Dan-chuang.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urvey, Dan-chuang, whose name first appeared in the period of Five Dynasties, is actually a type of tool used to carry things with a pair of poles. During Song, Liao and Jin dynasties, this tool was widely applied in ceremonial occasions, and its shape and structure could be vividly traced through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of Yuan and Ming, however, it was finally replaced by An and Ting, two new kinds of tool with similar function. Therefore, people became unfamiliar with it gradually. Key words: Chuang; Dan-chuang; An; Ting; tool used to carry things; period of Song, Liao and Jin 一 从《辽史·国语解》的一条释文说起 辽是契丹人建立的王朝,故 《辽史》中往往会有一些难于理解的契丹 语词,元朝史官纂修 《辽史》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而“即本史参 1 [ 1] 互研究,撰次《辽国语解》以附其后” 。这在当时是史官的创举,其用 心颇当,为后人研读《辽史》提供了很大方便。但是 《国语解》中所收却 并非全是契丹语词,还有一些只是不太常见的汉语词。而且 《辽史》历来 以疏漏为人诟病,《国语解》中某些条目的释义也不尽准确。 《国语解》的 《礼志》部分有“檐床”一条,其释文曰:“一人肩任 [2] 曰檐,两人以手共舁曰床。” 按“檐床”,《辽史·礼志》凡七见,皆作“擔 床”,其中 《宋使祭奠弔慰仪》两见,《宋使见皇太后仪》两见,《高丽使 [3] 入见仪》一见,《皇太后生辰朝贺仪》两见 。惟 《宋使见皇太后仪》中的 “殿前置擔床”句,百衲本、北监本作“檐床”,而明抄本、南监本和乾 [4] 隆殿本仍作“擔床” 。之所以会有 “檐”与“擔”字的不同,是由于古 籍中“木”旁与“扌”旁的写法相似造成的。如 “扬雄”或作 “杨雄”, 即是学术史上著名的例子。字书中也常常兼收并蓄,认为一些“木”旁与 “扌”旁的字可以通假,如检与捡、校与挍、柱与拄等,“檐”与 “擔” [5] 也是如此 。 《国语解》释 “檐(擔)”为“一人肩任”,释“床”为“两人以手共 舁”,这是将 “擔床”理解为两种不同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