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护
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护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侵入机体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有病原体、传染性与流行性、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和恢复期)、免疫性 。传染病虽是疾病种类的一小部分,但它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大。只要加强预防,做好早期监测,可收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掌握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预防免疫
控制传染源
传染源:病人、患病动物、带菌(毒)者。
病原体在传染体内生存、繁殖、排出,成为传染疾病的危险之源。
保健医生应熟练掌握各种传染源的特征及各种传染病的早期特点,及时、合理地制定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儿童入园体检制度和家庭访视制度。严格把好晨间健康检查关,认真坚持午(晚)间及全日健康巡查,及早发现患病儿童。早隔离早治疗,尽早控制传染源。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健康带菌(毒)者、慢性病人的医学管理。采取预防、隔离、观察、消毒等综合性措施,彻底消除传染源。严格执行儿童、职工定期体检制度。在体格检查中应把某些传染病列为检查的重点,如结核、肝炎、伤寒、慢性痢疾等。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或带菌(毒)者
切断传播途径
不同的传染病其传染方式不尽相同
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以达到阻止传染病蔓延流行的目的。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居室及其他生活物品,应配合防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配合大扫除,消灭蚊蝇虱鼠等害虫。消灭中间宿主,切断以昆虫、动物为媒体的传播途径。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防止肠道传染病流行。呼吸道传染病借助空气、尘埃、飞末传播病菌
保护易感人群
为什么属易感人群?
托幼机构 儿童群居 接触密切
传染病的好发年龄期
保护好这个人群不受传染,是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
有计划地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提高群体免疫力,保护易感儿童的有效措施
发现传染病患者的班级属高危人群,应实行医学检疫同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病毒性肝炎
潜伏期 14~ 42 天。接触者检疫日42天
检疫内容:精神、食欲、小便颜色等有无异常,并作好记录。
患儿隔离期及返园条件 保教人员临床痊愈后再观察半年,如无明显症状且每隔三个月一次,连续三次肝功能正常
患儿出院后,尚须继续观察一个月,且须持有医院痊愈
流行特点:各型患者及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甲型口传播为主;乙型类主要通过输血、注射感染;丙型亦为血液型肝炎;丁型经粪传染;戊型亦为粪、口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为黄疸型或无黄疸型;均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不适,肝功能异常为主要症状体征;甲型肝炎黄疸型多见
(二)细菌性痢疾
潜伏期
接触者检疫日7天
检疫内容:(1)大便次数及性状观察。对可疑者肛拭 培养一次,并在园内暂做隔离,以待大便培养结果。(2)同班级出现续发确诊病人时对班内密切接触儿童的保教人员进行带菌检查
流行特点:多发于夏秋季;急慢性病人或带菌者为传染源;被污染的食物、瓜果、水源、手经口传染;儿童均易感
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一般以低热、腹痛、呕吐、先急后重,脓血便为主要症状;重型痢疾可出现高热、抽搐、中毒性休克。
(三)麻疹
潜伏期 6~18天接触者检疫日18天
检疫内容:呼吸道卡他症状、口腔粘膜斑和皮疹
患儿隔离及返园条件:无合并症者疹后5天;有合并症者延至10天
流行特点:麻疹患儿为主要传染源;卡他期传染性最强;通过飞沫空气传染;愈后获永久性免役。
主要症状、体征:前期卡他症状重:高烧3-4天后出疹:依耳后-胸-背-腹-四肢的顺序3-5天出齐;为暗红色斑丘疹,疹间见正常皮肤,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口腔可见麻疹粘膜斑;前表淋巴结肿大
(四)水痘
潜伏期 :接触者检疫日21天
检疫内容:有无发热、皮疹等
患儿隔离及返园条件: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无新皮疹出现。
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患儿为传染源、飞沫传播、发病起至疹后7天均有传染性。
全身症状轻,不发热或中低热,初起有小丘疹-水疱-结痂,皮疹分批陆续出现,躯干多于四肢,预后不留疤痕。
(五)流行性腮腺炎
潜伏期:接触者检疫日21天
检疫内容:有无发热及单侧或双侧腮腺肿痛;腮腺肿退后返园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冬春二季多见。发病前6天至腮腺消肿为止均有传染性。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极易在幼儿园流行;大多无症状,以发烧、腮腺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先一侧大波及另一侧,以耳垂为中心,下颌沟消失。肿胀处皮肤不红,有触痛,腮腺管红肿;病程7-10天;部分可有舌下腺、颌下腺肿而无腮腺肿;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炎
(六)风疹
潜伏期 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