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艺文志稿》和熊赐履进呈本《明史艺文志》—.PDFVIP

《明史艺文志稿》和熊赐履进呈本《明史艺文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史艺文志稿》和熊赐履进呈本《明史艺文志》—

※書目文獻※ 《明史藝文志稿》與 熊賜履進呈本《明史藝文志》— 黄虞稷《明史藝文志稿》叢考之一   王宣標* 康熙十八年(1679) 詔開博學鴻儒科 ,取尤侗 、朱彝尊等五十人以修 《明史》。 黃虞稷亦在被薦之列 ,然黃氏方抵京城 ,母訃已至 ,遽爾回鄉守制 ,未能與試 。隔 年(1680) ,監修徐元文上 〈特舉遺獻錄用史才疏〉,再薦黃虞稷 ,康熙允於黃氏服 滿後召之入京修史。於是黃虞稷在金陵家中著手編撰 《千頃堂書目》,以備將來修 1 史之用。二十年(1681) 春 ,黃虞稷服滿赴京 ,入明史館 ,最初從事列傳稿的撰寫 。 明史館開館之初 ,尤侗負責 《藝文志》的編撰 。二十二年(1683) 七月 ,尤侗 告假回籍 。時尤侗已經完成 《明藝文志》五卷2 ,並交付史局 。然總裁徐乾學對尤 氏稿不甚滿意 ,乃令黃虞稷重撰 。於是黃虞稷取所撰 《千頃堂書目》重加修訂 ,至 二十五年(1686) 前後始成書 ,題作 《明史藝文志稿》。 黃虞稷主要依據 《千頃堂書目》修訂而成的 《明史藝文志稿》,通常被視為殿 本 《明史藝文志》四卷的濫觴3 ,但從 《明史藝文志稿》到 《明史藝文志》四卷 , * 王宣標 ,廣州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 清沈粹芬等輯《國朝文匯》收黃虞稷所撰 〈兵備寶水鄭公傳〉,文末云 :「黃生曰:余從次公中翰 , 得見公遺書 ,竊嘆其經有師法可著錄 。……予故特錄之 ,以為傳儒林之選 。」見 《國朝文匯》甲 19 1995 1673 352 集卷 ,收入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年),第 冊 ,頁 。 2 史官尤侗所撰 《明藝文志》五卷 ,自四庫館臣之後 ,學者多未親睹此編 ,故未能對尤氏貢獻做出 恰當的評述 。筆者另撰有 〈尤侗 《明藝文志》考論〉,通過對新發現的清刻本 《明藝文志》五卷 的考察 ,認為尤氏志稿作為 《明史藝文志》的首部稿本 ,雖其體例允或有不當 ,著錄允或間失考 據 ,然取其分類體例與 《明史稿藝文志》對比 ,可見王鴻緒多有明顯承襲尤氏志稿之處 ,則尤氏 志稿於 《明史藝文志》的發展過程中,實具有發凡起例之功 。 3 清代以來 ,學者多以為 《明史稿藝文志》乃直據黃虞稷 《千頃堂書目》而來 ,《明史稿藝文志》則 205     ‧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三卷‧第三期 書目文獻 其間還經過了熊賜履 《明史藝文志》五卷、王鴻緒 《明史稿藝文志》四卷兩個重要 階段 。惟因黃虞稷 《明史藝文志稿》未傳於世 ,熊賜履 《明史藝文志》五卷又鮮為 人知 ,故有清以來學者多以為 《明史稿藝文志》是直接依據 《千頃堂書目》修訂而 成 。近年已有學者指出必須重視 《明史藝文志稿》作為從 《千頃堂書目》到 《明史 藝文志》衍變的重要過渡 ,然終因原稿已佚 ,相關問題未能作深入討論 。 張明華 〈千頃堂書目的源流〉一文指出,今知 《明史藝文志稿》至少有三部抄 本 :一為黃虞稷於乾隆二十八年前脫稿 ,並由徐乾學審定的進呈本 ;二為朱文游藏 本 ;三為朱彝尊藏本4 。今考張氏所舉的三部抄本中,進呈本早已不存 ;朱彝尊藏 本僅 《潛采堂書目》獨字號著錄 「《藝文志稿》十四本」,餘則不詳 。惟有朱文游藏 本 ,尚有線索可供考察 。 按 :朱文游名奐 ,以字行 ,號滋蘭堂主人 ,乾隆間吳縣人。葉昌熾 《藏書紀事 詩》卷五有詩云 :「毛錢馮陸故家藏 ,根腳籖題認舊裝。紅豆再傳弟子列 ,白蓮小 5 築丈人行 。」前二句即詠朱文游 。今人蔡錦芳撰〈清代藏書家朱文游與乾嘉學術〉, 據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