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创新战略中甘肃省“十二五”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科技创新战略中甘肃省“十二五”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内容提要:本文以科技创新战略为出发点,介绍“十二五”时期甘肃省科技部门在生态环境领域将要从事的几个重点工作以及甘肃省以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经验,阐释了科技创新在甘肃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创新;十二五;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46-05 甘肃省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省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把环境保护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大力支持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这为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长期的自然资源过量消耗和人为的破坏,甘肃的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殷切希望甘肃做好四件事:一是决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二是一定要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三是保护好祁连山冰川;四是防止黑河、石羊河流域沙化和河西走廊地区耕地盐碱化。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省的关怀,更是对甘肃省生态环境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1.甘肃省生态环境的现状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处,是我国唯一跨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省份,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危害严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尽管甘肃省加大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工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大面积草地、森林和水生态系统极度退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水资源匮乏且地域分布不均,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二是森林覆盖率低,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三是草原草地退化十分严重;四是黄河及主要水域面积减少,河流流量不断下降。 分地域来看,甘南州和陇南市的植被覆盖与生物种群数量在全省排名靠前。以甘南州为例,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自然系统类型多样。南部为??迭山地,气候比较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适宜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在土地面积结构中,草地与林地比例较大,分别为67.30%和24.67%。总体来看,该州的生态系统保持较好。与此相反,嘉峪关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形见绌,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25.19倍,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0.02%。该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多为戈壁,绿洲面积较小,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9%。图1显示了全省各市州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分布。 从河流分布看,内陆河水域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乌鞘岭以西地区,黄河流域位于甘肃省中东部地区,长江流域主要在陇南地区。这种自然禀赋条件决定了甘南州和陇南市的水资源总量最大,占到全省的55.8%,而河西走廊的水资源紧缺,生态压力大。 从土地退化来看,甘肃省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尤以河西走廊5市及白银市景泰县最为严重,面积2 364万公顷,占甘肃沙区总面积的95.10%,本地区也是甘肃省盐渍化土壤最严重的区域。不仅如此,本地区的城市污染、工业固废排放等环境指标一直以来居高不下,属于甘肃省环境建设的薄弱区域,在这里引用2006年度环境统计年报数据,以此说明全省各市州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排名情况(表1)。 综合来看,甘肃省地处黄河的上游,担负着黄河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步伐,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到下游兄弟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因此,加强甘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始终是甘肃省历届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2.当前甘肃省生态保护领域所开展的重点科技工作及积累的经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甘肃省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各异的现状,国家在甘肃省启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如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植被保护,黑河、石羊河及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南)生态保护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项目,配合这些重大工程,甘肃省在政策、资金上加大了对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并充分利用科技人力资源,启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技术研发、集成和示范推广项目。通过多年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初见成效。 在黑河流域,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生态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示范推广,使流域内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流域内局部地段的植被已趋于恢复,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