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材料表面改性.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材料表面改性

第一节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利用快速加热与立即淬火相结合,表面淬火得到淬火马氏体,而芯部保持原有的塑性和韧性的热处理工艺。 适用于:含碳量为0.4-0.5%的钢中。含碳量太高降低芯部的塑性和韧性;含碳量太低,降低表面的硬度。 方法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 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加热表面淬火等。 表面加热淬火后组织与性能 1、金相组织 淬硬层、过渡层、心部 2、性能 硬度 耐磨性 疲劳强度 3、激光加热表面淬火 方法:是用激光束扫描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钢的临界点以上,而当激光束离开工件表面时,由于基体金属的大量吸热,使表面急速冷却,而无需冷却介质。 淬硬层深度:0.3—0.5mm 应用:形状复杂的工件,如工件的拐角、沟槽、盲孔底部或深孔的侧壁进行处理。 第二节 化学表面改性 化学表面改性: 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介质中的一种或几中相关元素渗入工件的表面,以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从而使工件表面具有不同育工件芯部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性能特点: 材料表面具有比表面淬火具有更高的硬度、耐磨性能、疲劳性能;芯部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钢材的化学表面改性: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渗硫、渗金属。 5个基本过程 渗剂中的反应:从渗剂中分解出活性原子,如[C]、[N]等。 渗剂中的扩散:外扩散 相界面反应 金属工件中的扩散 金属中的反应。 固体渗碳 真空渗碳 渗碳工艺 渗碳工艺:渗碳温度、渗碳时间、碳势控制 渗碳温度:温度高有利于碳的渗入,但会使得奥氏体粗化,降低材料的性能。 一般在900-950度, 薄壁件:880-900度 真空渗碳、离子渗碳:950-1100度。 渗碳时间 碳势控制 渗碳用钢 含碳量:0.15-0.25%,最高可以达到0.3%。淬透性差。 合金钢:加入 Cr、Ni、Mn、B以提高淬透性 加入W、Mo、V、Ti以抑制晶粒长大。 渗碳后的热处理 渗碳热处理后的组织及性能 表面:高碳马氏体,HRC58-64,体积膨胀大 中部:低碳马氏体(铁素体加屈氏体、索氏体)HRC30-50,体积膨胀小 产生压应力,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 钢的氮化 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富氮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硬度:HV1000-1200; 高耐磨性能和抗咬合性能 高的疲劳性能 低的缺口敏感性能 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气体氮化 氮化后的组织 钢的碳氮共渗 中温渗碳氮:820-860度 玻璃的表面处理 玻璃的化学蚀刻 化学抛光 表面金属涂层:化学法、真空沉积法、溅射镀膜法 表面导电膜:热喷雾法等 表面憎水涂层 表面着色 表面化学薄膜:增透膜、反光膜、分光膜、滤光膜等。 第三节 三束表面改性 激光束表面改性、离子束表面改性、电子束表面改性 1、激光束表面改性技术 应用光学透镜将激光束聚集到很高的功率密度与很高的温度,照射材料表面,借助于材料的自身传到冷却,实现材料表面改性的目的。 激光束的特点:高功率密度(高亮度)、方向性好、高单色性。 激光束表面改性的特点 材料表面的化学均匀性好,晶粒细小,表面硬度高,耐磨性能好 表面发生马氏体转变,有残余压应力,疲劳性能好 不失去韧性,表面性能提高 处理部位刻任意选择 输入热量少,热变形少 能量密度高,加工时间短, 表面光洁度高 工艺过程不需要真空,无化学污染。 常见的激光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淬火:提高硬度、改善疲劳性能、改善耐磨性能、残余压应力。 激光表面合金化 激光熔覆 激光非晶化 激光冲击硬化 激光晶粒细化 离子束表面改性 离子注入:把所需要的原子电离成离子,并利用高压加速,轰击零件表面,将离子注入表面一定深度的真空处理技术,以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能。 离子注入的基本过程 核碰撞:注入离子如基体原子的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使基体产生离子大角度散射和受到辐射损伤。 电子碰撞:注入离子与基体的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而发生电离或者产生X射线。 注入离子耗尽能量,留在基体材料中。 离子注入提高机械性能 的基本原理 损伤强化:产生空位、非晶,从而钉扎位错。 间隙固溶强化:注入离子处于间隙中,钉扎位错。 偏聚强化:偏聚在位错附近,钉扎位错。 沉淀强化:超过固溶度时,弥散强化 残余应力强化: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 改善化学性能的原理 形成表面钝化层:产生钝化元素,类似耐腐蚀钢 形成表面惰性层:如注入Cu、Ni等 单相固溶体,避免不同相间的电极电位差 表面层非晶化: 表面氧化膜致密与增厚 离子注入的应用 离子注入的特点 优点: 注入离子能量高,为非热力学平衡过程,适用于任意的基体材料。 表面层不受热力学的限制,可以得到新合金相。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