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成果及经验教训.ppt

专题五-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成果及经验教训.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金一南:《中国现代史进程全景揭示:苦难辉煌 》共产国际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了解毛泽东其人。   一直以为共产国际最早系统介绍毛泽东的文章,是1935年《共产国际》第33、34期合刊上发表的《勤劳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结果新近发现不是这篇,是1930年3月20日《国际新闻通讯》一篇共产国际官方公报:   据中国的消息: 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毛泽东同志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最害怕的仇敌。自1927年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就以重金悬赏他的头颅。毛泽东同志因病情不断恶化而去世。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   ………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工农群众将永远铭记他的业绩,并将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这篇讣告,就是共产国际最早介绍毛泽东的文章。   有人说,讣告表明远在莫斯科勒克斯大厦里的共产国际总部对中国革命实情隔膜之甚,否则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 *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 列宁非常重视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苏维埃政权就是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先进的国家组织形式。全国电气化就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对苏俄来讲,苏维埃政权业已建立。因此,它准备用10—15年执行俄罗斯全国电气化远景计划,以便全国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 * 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②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制度不同。②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 * * 在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的三大运动中,通过强力手段建立起来的斯大林体制有三个鲜明的特征。经济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系,否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它与世界经济是无法相通和相容的,因而它必然孤立于统一的世界经济市场之外。政治方面,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惟一动力,使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常态化,不断地在国内掀起各种政治运动和清洗运动。思想文化方面,实行书报检查和舆论统制,基本否定和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将其视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具有这些特征的斯大林体制是一种脱离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封闭式的半军事化体制,它与外部世界本能上是对立的。所以,尽管斯大林体制在苏联工业化、都市化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本质上讲,它无法完成把俄国建设为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 * *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之时,苏联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农村日益贫困,粮食出现危机,住房短缺,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数百万人被关在集中营和监狱中,苏联与外部世界处于隔绝状态,与西方大国关系紧张,社会要求新的变革。因此,大多数研究者都承认苏联需要改革,承认赫鲁晓夫作为改革者的历史地位。 * * 麦德维杰夫,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前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 * * 报告以大量的、惊人的事实揭露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论述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以夸大、煽动,甚至捕风捉影的手法,对斯大林在执政时期所犯的各种错误进行了全面的揭发和尖锐的批判。其中谈到了“大清洗”运动中的大规模镇压,还谈到了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麻痹轻敌和指挥失当,以及迫迁十几个少数民族,还揭发了斯大林在经济建设和对外政策等方面的种种错误。报告特别谴责了斯大林的违反法制和个人专断以及过分地颂扬自己。这个报告一公开,很快地在党内外和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