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试题库(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一)试题库
四、名词解释:(30题)
1、俄林波斯神统
以宙斯为众神之王的神话系统,因众神居住在希腊最高的俄林波斯山而得名。其中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宙斯的子女中,阿波罗是日神,阿特米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雅典娜是智慧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反映父权制社会时期的生活。
2、荷马史诗
古代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称为“史诗”,它是在神话的基础上,由英雄故事和历史传说敷衍而成。希腊文学中的两大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据说由公元前8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虽挂在荷马名下,而实属口传文学,应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由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歌吟诗人共同创作的。作为古代史诗的典范之作,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集体意识的结晶。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就是希腊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
3、《俄底浦斯王》
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该剧主要通过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因而被称为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该剧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精妙的结构上,亚里斯多德将它尊为悲剧的典范。
4、《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整个罗马文学的顶峰之作。史诗的主题是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但它又不是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题材大多取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商籁体”,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11、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其基本特征是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作者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现实生活;从结构上看,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12、大学才子派
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格林、基德和马洛。“大学才子派”的创作,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3、福斯塔夫式背景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人物,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无坏心,是莎翁笔下最成功的喜剧形象。作品通过描写他的生活背景,写出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是谓 “福斯塔夫式背景”。
14、莎士比亚化?
????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划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且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15、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巴洛克”原意为未经雕琢、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在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这场风靡全欧的艺术运动被谑称为“畸形的珍珠”,借取了不规则不完美以至荒谬的涵义,是大遭贬斥的。巴洛克文学摒弃了古典主义的清高、质朴、庄重,不是为了探求事物的内在逻辑,而是一任情绪的奔放,轻理性而重感情,重主体性的张扬。后期的巴洛克文学流于雕琢辞藻,滥用寓意,玄学味过浓。它的出现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16、《失乐园》
英国17世纪清教徒作家弥尔顿的代表作,取材于《旧约·创世纪》,叙述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魔鬼诱惑触犯戒律,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诗中成功塑造了反叛上帝,坚毅果敢的恶魔撒旦形象,在其身上寄予了诗人自己的革命激情。史诗想象丰富,气势恢宏,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7、新古典主义
欧洲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