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教育史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外国教育史》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在外国,师范学院设教育史课程始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始于20世纪初。建国初,我国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教育史研究班,由苏联专家执教,培养了一批中外教育史的学术带头人,我国师范院校普遍开设中、外教育史课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教育专业化程度提升,师范教育本科面向学校教育专业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外国幼儿教育史”课程,面向教育管理专业开设“外国教育管理史”课程。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培养宽口径人才的呼声日高,不但外国教育史强调以教育通史为基础,而且出现了中、外教育史课程整合的趋势。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从2004级首届本科生开始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外国幼儿教育史”课程或“外国教育史”课程时断时续。学前教育专升本开设“中外教育史”。
二、课程性质
外国教育史应该是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性质是丰富学生的外国教育理论知识,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洋为中用”。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外国教育史”课程性质变化是:2006版、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为专业任选课程,54课时,考查课;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为专业选修课程,36课时,考查课;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为专业基础课程,32课时,考查课。
三、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并认识外国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基本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不同时期外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的基本脉络,获得外国教育改革基本经验和教训。
(二)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有比较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具有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的问题的能力;洋为中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同时感知教育家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热情,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
1、外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各国教育的变革(古代、近代、现代);
2、 外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各国著名教育家(古代、近代、现代);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目的与内容更新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纵向、以各国教育制度和思想的相互影响为横向,以中国教育历史发展为参照系,不仅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史的基本知识,而且旨在提高学生总结规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教学内容更新:在学校教育发展史方面,突破了只讲中小学历史发展的传统教学内容,将之改造成为由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板块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育思想发展史方面,突破了只讲教学思想的传统教学内容,将之改造成为由教学思想、德育思想和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等多板块构成的有机整体。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基于培养能力和提高教育理论素养的设计思想,本课程安排有外国教育名著选读、教育札记和课程论文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育访问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和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和主体性,学生以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体现他们的进步。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坚持整体性原则,即整体地处理好预习与讲授、讨论与点评、知识与能力、教书与育人、历史与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关系,整体发挥本课程的教学功能。
六、课程建设的突破点
(一)从教学内容看,本课程要做到“整体性”,做到了五个兼顾:兼顾了教育通史与教育专史;兼顾了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兼顾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兼顾了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兼顾了外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教育,并以现代教育为重点。
(二)从教学方法看,本课程要做到“比较分析”,既注意历史纵向发展不同时代教育的比较,又注意同一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的比较,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教育与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的互动关系。
(三)从历史断代看,本课程要侧重外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为特色,较好地与中国教育史课程相衔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标版 九年级第十单元Section A 3a—3c(21张).pptx
- 中小企业融资-全套PPT课件.pptx
- 2024年麻醉、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与使用培训考核有答案.docx
- 【基恩士】LR-W500(C) 使用说明书 (简体中文).pdf
- 11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第3版ppt课件可编辑).pptx
-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pdf VIP
- 工科基础物理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董科,周雨青,张玉萍高等教育出版社.pdf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Period 1)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2024).pptx VIP
- 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