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及职业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及职业教育

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路线 与 汽车职教领域的发展前景 第一部分 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市场发展历史 ——195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5万辆; ——1953年第一汽车厂建厂,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起始; ——1956年全国汽车产量1654辆; ——1978年全国汽车产量14.9万辆; ——1983年全国汽车产量24万辆; ——1992年全国汽车产量106万辆;(大约40年时间) ——2000年全国汽车产量207万辆;(8年) ——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2年) ——2009年,突破1000万辆!(1379) ——2012年,1930万辆! ——2013年,预计突破2100万辆(1075/1078,12.83/12.34;乘866,14) ——未来??? 第一部分 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市场发展前景 问题:自2011年开始的底增长使社会对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产生极大疑虑。 前景判断: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10年! 主要依据: 1、国际发展规律(千人拥有量) 第一部分 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2、单一国家比较 美: 3.2亿人口 约3亿车辆 最高年销量1700 中: 13.5亿人口 约1亿车辆 最高年销量6800!!??? 3、国家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可支配消费收入的提高; 4、消费升级的需求; 5、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效率的提升、生活方式的转变) 问题:一是城市交通管理的简单化、粗暴化! 二是社会承载能力的制约。 市场容量理性估计:3500万左右 结论: 乐观主义:加入汽车产业,因为还有至少十年的增长期! 悲观主义:战略调整,因为汽车产业只有十年增长期! * 2013年10月 ? 株洲 闫建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第二部分 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路线 第三部分 汽车职教领域的发展前景 10-15% 2009-2023 30% 2001-2008 中国 20% 1986-1997 25% 1981-1985 韩国 22% 1965-1973 35% 1960-1964 日本 平均增长率 年代 平均增长率 年代 普及期(110/千人) 孕育期(3-10/千人) 国家 * * 第二部分 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路线 关键词: 过去的100年,汽车改变了世界! 未来的100年,世界将改变汽车! 一、三大可能的技术路线 一是传统技术的科技进步;(汽柴油等矿物质燃料) 二是新能源汽车 三是其他已知和未知的技术 目前的提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节能”:是指传统汽车的进步路线; “新能源汽车”:是指新的动力革命性技术进步路线; * 汽油:电子技术广泛应用后,能耗、排放降低。 柴油:既是争论焦点,又是发展方向。 柴油机具有高的热效率、低的油耗和CO2 排放,因而逐渐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欧洲轿车使用柴油机的数量上升了40% ,而整个柴油轿车已经达到了在用轿车总量的50%。但柴油机高的微粒(PM)和NOx 排放是其满足未来严格排放法规的主要障碍,但技术进步已经基本解决。 柴油车发展缓慢的原因: ——石油产业利益(原油来源、炼解能力) ——技术利益 ——环保争论 ——2-3年内可能发展柴油轿车 第一条路线:传统技术的进步路线 * 第一条路线:传统技术的进步 关于传统能源汽车(汽柴油)新技术和零部件 1、发动机部分 (1)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GDI) 基本原理:把汽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形成混合气进行燃烧。 (2)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 基本原理: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 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3)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NOx的后处理技术和微粒(PM)的后处理技术。 (4)汽/柴油机均质压燃技术(HCCI) 基本原理:将燃料和空气预先混合成稀薄气体压缩处理后充入发动机的气缸。 (5)汽油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 基本原理: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对气门正时进行调节,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气门和 排气门有不同的重叠角,以提高进气量,使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汽油机双增压技术(TSI) 基本原理:双增压技术是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燃油直喷三个关键技术的综合。它综合了涡轮增 压和机械增压的优点,并采用缸内直喷技术,提高了抗爆震的能力。 (7)汽油机可变压缩比技术(VCR) 基本原理:通过技术手段使汽油机在部分负荷时采用高压缩比,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在大负荷时 降低压缩比,以控制爆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