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辩_学习辩证分析——浅谈议论文立意、分析的辩证思维.doc

善于思辩_学习辩证分析——浅谈议论文立意、分析的辩证思维.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善于思辩_学习辩证分析——浅谈议论文立意、分析的辩证思维

善于思辩,学习辩证分析——浅谈议论文立意、分析的辩证思维 事物是纷繁芜杂的,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单化,说理论证要辩证,就是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回顾二十余年的高考作文题,始终强调了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注重现实性与哲理性相结合,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分析是议论文析理应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辩证分析就是在分析问题、阐释道理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辩证地分析应力避说“过头话”和偏执一词,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一、学习辩证分析要具备的几种能力 1、认识事物关系的能力 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2)主次关系。(3)取舍关系。(4)条件关系。 2、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例如: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用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请文中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则故事涉及的人物只有两个,情节简单,主要是写薛谭接受教育继续深造的故事。具体地分析材料(对故事多角度的思考),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就容易写出新意。这则故事材料的立意举例如下:(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说明他有自满情绪,可立论为:学无止境,不可浅尝辄止;(2)“乃谢求反”,说明薛谭能够接受教育帮助,可立论为:知错就改,为时未晚;(3)“终身不敢言归”,这种态度不对,值得思索。可立论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广投名师博采众长”;(4)“未空青之技”,急于辞别回家,会导致学业半途而废,可立论为: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5)“抚节高歌,声振林木”这种教育方法很独特,可立论为:春风化雨,高歌感人;(6)薛谭“不敢言归”,秦青就让其一直在自己门下。可立论为: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3、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说理议论时,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全面说理的能力。请看郭沫若先生《科学的春天》中的一段论述: 科学是讲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反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的特有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分析】作者认为科学必须“讲求实际”、“实事求是”,同时,“需要创造,需要幻想”,并以神话变现实的事实和哥白尼的名言为论据,充分论证幻想可能变为现实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再把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说明科学工作者既要有热情的幻想,又要有科学的态度。 二、辩证思维常用的几种观点 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考作文题,既要让学生读懂文题,人人有话可写,又要有一定的说理深度去辩证地论证观点,从而拉开得分“档次”,这就取决于考生能否运用高中哲学课所学的基本哲学观点,对文题与材料作辩证地分析说理。然而由于许多学生的哲学常识没有学好,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势必不会辩证的论证说理,又加命题的隐藏性(命题一般回避了那种一目了然的直截说理,而是往往通过寓言、童话、漫画、图表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等材料渗透暗示),增加了文题的理解难度,因而造成了许多考生作文说理肤浅、片面、偏激、绝对化甚至跑题的现象。说理不透,片面偏激,绝对化,正是许多考生作文的通病。如果考生审题时能做到某种哲理性的思考,进行辩证地阐发,就不难切中题旨中说理的内核,进行准确全面精密地说理,自然就会提高文章的档次。为此,下面列举一些高考作文试题与平时作文训练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具体文题加以辩证阐释。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鹊桥仙》的结句,写两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