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南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训练第2讲岳麓版选修三.doc

福建省惠南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训练第2讲岳麓版选修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惠南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训练第2讲岳麓版选修三

1.(2012·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基辛格《大外交》 (1)“凡尔赛国际秩序基础薄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持怎样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体系和二战根源等相关知识点。第(1)问根据所学,“凡尔赛国际秩序基础薄弱”主要指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从材料“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可看出基辛格的观点,看法要结合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去分析。 答案:(1)表现:凡尔赛国际秩序内部矛盾重重;战败国复仇情绪浓厚;战胜国之间争夺激烈;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抗。 (2)观点:希特勒个人挑起的。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圣皮埃尔—密克隆岛事件是自由法国与美国在对待西半球法国殖民地中立问题上的政策分歧所引发的必然冲突……他(戴高乐)绝不接受美国将法兰西帝国某些部分中立化的政策……自由法国以武力占领它却给美国造成了很大麻烦,并可能严重损害美国与贝当政府的关系……赫尔(美国国务卿)要求自由法国人撤离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并表示,如果得不到总统的支持,他就将辞职……美国政府也面对国内的激烈批评…… 1942年元旦,26个盟国代表在白宫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自由法国被拒之门外……到了1942年11月8日,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时,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被排斥在外……1944年6月6日,当盟军踏上诺曼底开始了解放法国的伟大战役时,一直为之苦苦奋斗的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再一次被排斥在外……由于美国政府在此后的战争中一直对戴高乐将军采取敌对态度,以致于双方关系演变为一种“敌对的盟友”关系。 ——摘编自宋永成《圣皮埃尔—密克隆岛事件及其 对美国与自由法国关系的影响》 材料2: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没有比萨科齐和法国人民更重要的朋友和盟友了”。 (1)依据材料1,分析美国对自由法国采取敌对态度的原因。 (2)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盟友”的理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期间及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第(1)问美国对自由法国采取敌对态度的原因,注意从材料1中“他绝不接受美国将法兰西帝国某些部分中立化的政策……自由法国以武力占领后却给美国造成了很大麻烦”去分析;第(2)问注意材料1与材料2美国对法国政府的态度变化,从中不难体会,是否成为盟友关键在于国家利益的变化。 答案:(1)自由法国在法属殖民地问题上与美国政策产生分歧;自由法国的军事行动与美国对贝当政府的政策冲突,并引发美国国内政治危机。 (2)两国关系以国家利益为转移;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3.(2011·济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立为法律。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出现的原因。 (2)如何理解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从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国际地位的变化回答主要原因,直接原因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从美苏两国关系及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等方面回答。 答案:(1)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希、土危机。 (2)转折点:美国由二战期间苏美“大国合作”变为对抗苏联,积极谋求世界霸权。影响: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导致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4.(2012·聊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柏林墙”建立相关的国际形势。 (2)试归纳“柏林墙倒塌”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对美苏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