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港水转水运输可行性分析1.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雷港水转水运输可行性分析1

古雷港水转水运输定位评价 ——08(1)赵龙辉 经过六十几年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港口基础设施、港口吞吐量,港口服务能力及水平均有显著提高。新兴港口和亿吨港口不断涌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明显,我国港口总吞吐量稳居全球首位多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尽管我过的港口总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多年,然而我国港口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伴随着全国各地港口的不断扩容升级,存在着港口投资相对过热,缺乏科学的预测,为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造成港口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考虑,重复建设,造成土地和资金的巨大浪费。港口的盲目建设,造成港口产业集中程度不高,港口产业的经济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国各地加速开发港口资源,结构不合理、局部产能过剩的弊端开始显现,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的弊端有增无减。 在今后的港口建设中,我们既要借鉴六十多年来的一些成功典型,又要有效避免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港口的资源效用,为我国的经济腾飞保驾护航。我们在借鉴成功典型的时候,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可盲目照搬。要以统筹全局的角度规划港口建设,只有从全局出发,科学分析、定位区域港口在全球、全国、地方的作用,才能确保港口有强劲的生命力。为了使古雷港的建设科学合理化,我们必须立足古雷港的实际情况,着眼未来,从全局对古雷港进行统筹规划。 古雷港口经济区地处厦门、汕头两个特区的中点,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明显的对台地缘人缘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协作优势。经济区距台湾澎湖98海里,距厦门77海里、公路138公里,距汕头72海里、公路146公里,距香港230海里,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临海的优势,区位十分独特,是承接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便捷区域。古雷港具有非常珍贵、稀缺的深水岸线资源,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天然深水避风良港。岸线利用长度4.8公里,可规划1万吨级至20万吨级顺岸式泊位20个,其中1万吨级泊位9个、2万吨级泊位4个、5万吨级泊位3个、20万吨级泊位4个。与我国其它可供建设2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7个港湾相比,古雷港区具有以下特点:深(水深最深达负35米)、宽(航道宽1公里以上,且不需清礁整治,经过20多年观察不淤积)、稳(由于东向和北向有山体掩护,即使风力达6-7 7级,港区内也是风平浪静,稳稳当当)、近(港区距1号锚地 不足600米,距2号锚地也不到1公里)、廉(可顺岸式建设码头,造价低廉)等周边港口难与媲美的综合自然优势。(华夏经纬网2010-07-19 08:48:49???/tslj/rdqy/fj/2010/07/1991714.html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李欣)这些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无疑为古雷港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正在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奠定了基础。如果我们光凭这些天然优势就开始“摩拳擦掌”着手进行大型深水港口建设的话,古雷港可能会陷入因货源不足,而造成港口资源的巨大浪费的泥潭。我们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所在,也要认识到不足的地方,才能客观全面的进行定位。 我们必须认识到古雷港“经济区”腹地小,工业总量不大,市场和物流量小,周边港口众多,且大型深水港口与大物流、大腹地的组合不理想;“经济区”的深水岸线处在狭长半岛的端部,港口作业区的陆域面积不足,更谈不上“前港后厂”的临港工业的优势组合,今后大型的临港工业只能布局在规划区北部漳诏高速公路南侧的工业走廊和杜浔盐场处,深水岸线与工业用地的组合不理想。(古雷港口经济区布局规划分析2009-12-14 漳浦县政府工作报告) 每个港口在地理上都有运输能够辐射和覆盖的相对稳定区域,就线路、便利性来看,如果涉及这个区域的贸易货物运输基本由该港直接或间接完成,那末该区域即为“ 港口经济腹地”。港口经济腹地的范围必须根据生产、运输、时间总体效益最优来划分。目前,存在着以下两种新的腹地划分方法: 一、圈层结构划分法 二、点轴结构划分法 通常情况下 ,腹地 的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在此 ,将联 系港 口与腹地 中心主要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成束 ,即可在港 口与腹地城市之间形成发展轴,沿着轴线布置若 干个重点城市 ,然后逐渐向外扩散 ,形成发展轴的“紧密吸引 区”,最终形成 以交通 主干道 为轴的交通经济带 (见图 2)。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运输资源,而且可以形成腹地—— 港口经济带 ,对港 口和腹地的发展起到双重的促进作用。 需要指 出的是 ,圈层结构划分法 中的圈层结构 并非是几何 图形上 的同心圆式 ,而是以港 口为中心 的辐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