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测试题.docx

2017-2018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测试题.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测试题

2017-2018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历史综合测试题选择题1.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2.蒋经国在苏联求学时曾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买东西。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据此日记内容可知当时苏联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实行农业集体化3.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4.20世纪20年代,苏联将图6中斜线所示地区的8个石油产地和3个煤炭产地交由日本企业经营开采。这反映当时苏联(  )A.缺少基本的工业技术基础B.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依赖外资来建设能源工业D.利用新政策开发边疆地区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相继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 )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旧体制B.当时美国实力过于强大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D.改革的侧重点摇摆不定6.下面是有关戈尔巴乔夫在位时期苏联经济的相关信息表。据此可知,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时间指标1985年1991年黄金储备(吨)美元对卢布的官方汇率(卢布)0.690经济增长率(% )2.3-11肉类价格(卢布/千克)2100石油出口量(百万桶)1172511外债(亿美元)105520A.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B.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C.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领域D.使苏联的经济环境恶化7.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管理改组”:撤销大多数联盟和加盟共和国主管工业和建筑业的部,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管理本区域的所有工业和建筑行业。由此可知,这次改组A.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B.完善了原有体制缺陷C.仍未改变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D.体现了管理的市场化8.苏联《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指出:“农业必须过渡到可以使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可以将粮食生产的商品产量提高几倍的大生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苏联A.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B.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C.增加国家积累以发展农业D.逐步尝试新经济政策9.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在粮食收购领域,苏联政府通过收购的办法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却又对粮食进行严格限价。农民有出售粮食与否的自由,但若要售粮则必须按照政府定价出售。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B.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完全丧失C.存在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的冲突D.并不适应当时苏联经济发展需求10.“只有将苏联的军事力量达到并保持与美国的平等,随时保持警惕并采取进攻态势,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的坚不可摧,并使苏联在世界上拥有更大影响。”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11.《苏联国民经济》:“1949年,当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时,而全国人均不到一双皮鞋。”该描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成为军事强国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人民抵制享乐D.实现了工业化12.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苏俄(联)的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1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进行工业体制改革14.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耕地总面积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B.国内外战争破坏农业生产C.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D.集体化政策挫伤生产积极性15.20世纪初,在苏俄出现了美国人哈默办的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东西。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