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和抗战中南侨机工.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嘉庚和抗战中南侨机工

陈嘉庚和抗战中的南侨机工   在抗日战争中,由爱国侨领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发起和组织、三千多名来自南洋各地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祖国大西南从事抗战运输工作,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封锁沿海。广州失守后,滞留在香港的两万多吨军火,必须转从新建的滇缅公路运入。当时滇缅公路刚筑好,为保证这条大动脉能够畅通无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昆明设立了西南运输公司,并在新加坡和缅甸仰光设立办事处,负责把军火物资从香港经新加坡移囤仰光,然后从滇缅公路运入昆明。   滇缅公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缅甸腊戎,全长1146公里。这条公路翻越深谷,迂回于崇山峻岭中,路面崎岖不平,且要横穿怒江、澜沧江和漾濞江的急流,地势极为险恶。在峡谷间架设桥梁、行车一不小心,跌入深谷就难有生还机会,加上不少地段瘴气肆虐,敌机疯狂滥炸,没有熟练技术和胆大心细的驾驶员是无法胜任的。由于熟练的驾驶员奇缺,西南运输公司向南侨总会呼吁,请求招募熟练汽车驾驶员及修车机工回国服务抗日。   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接函后,于1939年2月7日以“南侨筹赈总会”名义发出《征募汽车修机人员回国服务》通告,南侨总会领导侯西反、黄奕欣、刘牡丹、王铁汉等人,也经常穿街过巷走乡村,发表演说动员鼓励华侨应募。   第一批应招的华侨机工共80名,其中新加坡32名,马来西亚48名,这48人由廖国雄带到新加坡集中。   1939年2月17日,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在怡和轩俱乐部举行欢送会,他向回国的南侨机工讲了为国服务的意义,是保卫国家,为争取民族生存而斗争,是代表千百万侨胞出力,要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陈嘉庚主席讲话后,会讲华语的白清泉被推选为代表上台致答谢词。后来他担任了第一批回国南侨机工的总领队。   2月18日农历大年三十,南侨机工们为了祖国民族的生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奔赴祖国抗日战争前线。第一批南侨机工搭乘法国邮轮“满江红”号到越南,再从越南海防登陆,转乘滇越铁路火车抵达昆明,然后到了西南运输公司训练所。   3月6日,回国南侨机??参加西南运输公司运输学校的开学典礼,并接受了军事训练。开学后,还有回国华侨机工也陆续抵达昆明。从1939年2月至9月,由南侨总会组织回国的南侨机王共计15批3192人。这是华侨史上一次人员最集中、组织最有序、经历最悲壮、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行动。   这些南侨机工来自南洋各地,有工程师、教师、技术员、商店经理、店员、医生、工人、党派领袖等,有富家子弟,也有失业者。他们满怀爱国激情,发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誓言,回到祖国投身抗日卫国战争的洪流。他们当中,还有4位女华侨青年投笔从戎,回国参加抗战。原在马来西亚槟城的协和学校任教的女教师白雪娇,祖籍福建,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在爱国主义感召下,她毅然参加南侨机工队伍。她为了瞒过父母和家庭,特地化名施夏圭,临行前,她给父母亲写了一封告别信:“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和弟妹是我所爱的,但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所以虽然几次的犹疑踌躇,到底我是怀着悲伤的情绪,含着辛酸的眼泪踏上征途了。虽然我的力简直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二      回国的南侨机工经短期军训后,分别被编入西南运输公司四个运输大队,并组建了两个“华侨先锋运输队”。每个驾驶员开一辆车,车上配一名卫兵负责保护。机修工人则被分配到沿途的主要车站及昆明、贵阳、重庆等地的汽车大修厂。六个运输大队中南侨机工驾驶的汽车占总数的1/3,共有一千多辆。   滇缅公路条件很差,驾驶非常艰难。这对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平坦公路上开车的南侨机工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而且沿途没有宿舍和休息站,机工们就睡在车上,遇到车抛锚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如此的恶劣环境,还要面对敌机的无情炮火,南侨机工们要受精神和肉体的双层煎熬,有些人病倒了,因缺医少药,治病也非常艰难。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退,他们咬紧牙关紧握方向盘,奔驰在抗日战争的运输线上。   滇缅公路地势极为险要,许多人视为畏途,英美盟军的汽车通过滇缅公路的危险地段时,大多要请南侨驾驶员代为驾驶。他们虽然大多技术高超,但还是有不少人葬身深谷中。1940年曲江和越南的“咽喉”相继失守,滇缅公路成为运输军用物资入境的唯一通道。日本侵略者为切断这条中国对外唯一的交通大动脉,派出大批飞机对滇缅公路特别是怒江上的惠通桥和澜沧江上的功果桥进行狂轰滥炸,有数百骁勇顽强的南侨机工被日机炸死。   在三千多名南侨机工中,有千余人为祖国的抗战献出了宝贵生命。新加坡华侨吴再春,原有待遇优厚的工作,为了祖国的抗战事业毅然回国。在一次运输途中,卡车发生故障,车上没有修理工具,又正好下大雨,天气剧冷,他本可以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