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网”:编织世界历史的新范式?.docVIP

“人类之网”:编织世界历史的新范式?.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之网”:编织世界历史的新范式?.doc

“人类之网”:编织世界历史的新范式? 薛冰清 《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美]约翰·R.麦克尼尔、威廉·H.麦克尼尔著,王晋新、宋保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80.00元   在“世界史”或“全球史”写作颇为风行的当下,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鼎鼎大名似乎已没有被刻意突出或强调的必要。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麦克尼尔撰写了多部影响巨大的作品,奠定了世界史学科在美国学界的地位,被誉为“新世界历史运动的领军人物”和“世界历史的现代开创者”。(近年来中文世界对麦克尼尔的著作及其学术思想已有很多研究,主要参见郭方:《评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钱乘旦:《评麦克尼尔〈世界史〉》,《世界历史》2008年第2期;王晋新:《扬弃、探求与超越——威廉·麦克尼尔史学思想及成就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必须首先说明的是,中美学术语境下的“世界史”概念和内涵有所不同。欧美历史学家所谓的“世界史”指的是研究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与“全球史”同义;而在中国,作为一个学科的“世界史”研究的是除中国史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别的历史,可理解为“外国史”。本文中的“世界史”均指前者。   20世纪60年代,老麦克尼尔以一本《西方的兴起》一举成名,而其此后的多部著作,大多是该书的缩编或补充,很难说有根本性的突破。(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孙岳等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其他重要著作有《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人类文明的互动》(施诚、赵婧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瘟疫与人》(余新忠毕会成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倪大昕、杨润殷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等)直到2003年,他与儿子、著名环境史学者约翰·麦克尼尔合作,出版了《人类之网:鸟瞰人类历史》(J.R.?McNeill,?W.?H.?McNeill,The?Human?Web:?ABirds Eye View?of?World?History,?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3.)一书。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曾引进该书,现又改以《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之名推出了中文修订版(下文简称《麦克尼尔全球史》)。对于耄耋之年写就的这本世界史新著,作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期待。老麦克尼尔曾在回忆录中不无得意地写道:此书“比先前所能见到的书对文明进程提供了一种更为深刻和平衡的叙述。我一直试图将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此书视为这一努力的恰当的顶峰。在读本科时,我就萌生了上述想法;1940年,我在康奈尔大学第一次读到汤因比的著作,视野更为扩展;1963年,《西方的兴起》实现了这一初步的学术构想。40年后,我的儿子和我编制了一部修订的、校正的和浓缩版本的人类历史。不论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一生的雄心壮志如今已经竭尽全力并心满意足地实现了。”(William?H.?McNeill,The Pursuit?of?Truth:?A?Historians Memoir,??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of Kentucky,?2005,pp.155~156.译文参考威廉·麦克尼尔:《追求真理:威廉·麦克尼尔回忆录》,高照晶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65页)此言颇有些给自己的学术生涯画上句号的味道。那么,麦克尼尔父子是如何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思考加以修订和校正,并浓缩进一部单卷本世界史中的呢?   麦氏父子以“网络”(web)作为贯穿全书的核心概念和解释框架。写作该书时,正值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这一概念的选取明显受此启发。但作者所言的网络并非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人类诞生之初即存在的历史事实。用他们的话说,网络“就是把人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一系列的关系”(第1页)。全书用八章的篇幅,具体考察了人类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网络生成、演进、互动、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描述了“它们所具有的合作与竞争的特性、它们的扩展趋势和它们在人类历史中重要意义的增长,以及它们对地球历史的影响”(第4页)。正是借助这些网络的此消彼长,世界历史的长轴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铺开。   在麦氏父子的笔下,最初的人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即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网络,用于组织小规模的采猎活动。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作者特别强调了语言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以及舞蹈和歌唱所形成的集体意识。正是借助这样的交往与合作,人类得以走出非洲,迁徙到全球各地,诞生了一个“纤细微弱”的“世界网络”。尽管这一最初的网络颇为松散,但为后来的基因、信息、思想和技术交换奠定了全球基础。距今约12000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