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与风险收益研究开题报告(改1)
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与风险收益研究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近年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的加大,各种理财产品大量出现,在金融市场、投资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备受科研机构、金融学者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从2004年9月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算起,我国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只有6年多时间,但每年理财产品都已成倍数量扩张。据统计,2010年度共有102家商业银行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0591款,发行总数较2009年度增长幅度超40%;发行规模预估可达7. 05万亿元,同比增幅同样高达30%。2011年的投资市场上,理财产品成为了绝对的王者。据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广发行6月份所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8. 51万亿元,已超过2010年全年的发行量。银行理金融理财产品已成为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新宠,也是近年来个人理财领域的研究热点。
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虽然全年发行总量的增速不及2011年,但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来看,2012年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主力军。该类型银行的全年产品发行数量为10609款,市场占比为37.57%,较2011年小幅下滑1.67%,但其发行数量上的绝对领先地位未有撼动。
理财产品市场的高速扩张,其市场参与各方也越来越需要了解与银行理财产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市场信息。2010年7月,中国银监局利用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的理财产品,引起了理财市场的轩然大波。然而,与银监会这一意图相反的是,市场对信托型理财产品的需求热度并未降低。
(2)选题意义
研究理财产品运作模式有利于了解理财产品的核心内容,发掘现有理财产品的特点和问题。同时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收益较高的投资产品必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与其风险性相对应的是各家商业银行所预期的收益情况是否兑现,这也是广大投资者和研究学者关注的内容之一。
本文通过研究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个案,借助对其产品设计和创新点、理财产品定价方法、理财产品和的风险识别和测度、预期收益依据分析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来系统的论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运营模式以及风险收益方面的思路和影响。以财务管理中风险和收益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SWOT模式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使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和有效规避收益风险的对策。本研究将有利于拓展现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领域研究的视野,丰富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研究方法,也将为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和产品的风险与收益相结合进行较全面的研究,从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这一切入点论述其收益性和风险性,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理财热”的逐渐兴起,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使得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开始关注银行理财产品。
(1)国内研究方面
国内研究机构主要以年度或季度为时间段,从宏观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国内理财产品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各家商业银行的旗舰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情况。
首先,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方面来看,殷剑峰、袁增霆、黄国平、王增武等学者所在的中科院研究团队所每年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局势,指出市场走势中有利于或者阻碍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因素。
武汉大学彭玉梅(2004)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角度,有别于以往定性分析的思路,通过分析当前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环境,以“客户导向”的产品开发为主线的分析,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借助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就不同类型的投资群体开发出相应的投资组合模式。
其次,从对本阶段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析手段来看,国内两大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主要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对该时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该时期的理财市场进行分析和盘点。
从微观角度研究评价各家商业银行在这时期理财市场上的表现的专家学者也比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