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常规精简
常规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WBC的日间变化,下午高于上午,一日之内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2倍(在正常范围之内)。为了更好的监测病情最好是在同一时间检验血常规儿童WBC的参考值是5~12*109/L,再加上下午采血所以不高的少。一、我们一般拿起化验单首先看白细胞,白细胞属于粒系,粒系的生长被人为的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进入外周血的是循环池和边缘池两部分,循环池就是我们所测的白细胞总数,通俗的讲也就是在血管里流通的那一部分,而边缘池则是粘附于微静脉血管壁上的另一部分WBC,循环池、边缘池保持着动态平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循环池和边缘池中的粒细胞可一过性的从一方转向另一方,使WBC显示大幅度甚至成倍的波动。 例如严寒、暴热。一个原粒细胞经过10天分裂增殖为8-32个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后仅存6-10小时,然后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行使防御功能1-2天。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进行更新的粒细胞约有10%。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分为:暂时性增高:如严寒、暴热、运动、疼痛、情绪激动等引起的WBC增多,是由于细胞从边缘池释放入循环池。持续性增高:如化脓性感染、晚期肿瘤、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红、原发PLT增多症等,其中化脓性感染、晚期肿瘤是由于趋化因子的作用使使贮备池的细胞释放入循环池(也就是外周血),而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由于分裂池异常所致。 暂时性减低:如伤寒、副伤、流感等,伤寒由于细菌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成熟的粒细胞进入血液所致。流感是病毒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循环池粒细胞减低。持续性减低:如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原发性(继发性)再障、粒细胞减少病<1.5或缺乏症<0.5、系统性红斑儿狼疮、脾亢,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再障是由于骨髓粒细胞生成不足,系统性红斑儿狼疮、脾亢是粒细胞破坏过多。二、白细胞分5大类:中性粒、淋巴、嗜酸、嗜碱、单核。其中最有特点的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生理性)两次交叉变化曲线。新生儿WBC较高15~30*109/L,中性粒点绝对优势6~28*109/L,逐渐下降,第6~9天减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随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可达70%, 2~3岁后淋巴又开始减低,到4~5岁两都基本相同,直到青春期时与成人相同。可以看到即使在两次交叉中性粒与淋巴相等时,按参考值淋巴也是高的,所以4~5岁以下的儿童不能通过看淋巴高还是中性粒高来辨别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的。 分别讲一下各类粒细胞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升高与降低与白细胞总数的临床意义相同。除外还包括①急性感染或炎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病毒、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和梅毒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②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手术创伤、烧伤、冻伤、心肌梗死、肺梗死等)③急性溶血、失血(急性大出血1~2h内迅速增高达10~20*109/L,消化道大出血、内脏破裂WBC增高,PLT也增高,但此时RBC和Hb仍可正常)所以,WBC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指标之一。④急生中毒、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贫、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⑤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比较白血病类白血病WBC(*109/)>100<50中性粒细胞可见幼稚粒细胞成熟为主,杆状核粒细胞<10%E、B、M增多常见缺乏PLT(*109/)常见异常形态,通常>1000,也可减少。<600,罕见>600,无血小板减少。外周血RBC有核RBC,异常形态(泪滴、多色素)形态正常,无有核红细胞2淋巴细胞增多:生理性:淋巴细胞绝对值 儿童>7.2*109/L, 4岁以下>9*109/L.病理性: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单、百日咳、结核病、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再障、粒细胞缺乏症。减低:严重化脓感染、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 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嗜酸性粒细胞 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劳动、 寒冷、饥饿等使E减低。增多:寄生虫病:E可达90%,服用驱虫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花粉症皮肤病:湿疹、银屑病、剥脱性皮炎、天疱疮。恶性肿瘤:肺癌(中度增高,治疗有效时E减低)传染病:感染期时E常减低,恢复期暂时性增高,猩红热急性期E增高(乙型溶链的酶能活化补体成分引起E增多)。应用: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当急性感染时,E减低,疾病恢复期时E又增高。(如果临床症状严重,E不减低,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观察手术及烧伤预后:手术后4小时E显著减低,甚至消失,24~4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桂电QPSK实验报告.doc
- 案例一傅淑婷XG-2013-0388.doc
- 林园2011-2012股票投资博客内容.doc
- 案例一傅淑婷XG-2013-03885917141.doc
- 桑玉成、刘百鸣 公共政策学导论 读书笔记.doc
- 桔子罐头制作.ppt
- 桥梁施工中普通扣件式脚手架的设计验算-.doc
- 档案管理办法54554218.doc
- 梅赛德斯中心M高干扰处理的案例.doc
- 桥梁梁面防水体系首件总结.docx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