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三生主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世纪“三生主义”

新世纪“三生主义”    2007年的中国,继续着往年的喧嚣,继续在流行中前行,继续在交媾中孕育,已经竖起的生活的旗帜,在近30年的沧桑巨变后,继续飘扬。      “恶俗”之争与审美主权      近年来,中国文艺界很少因为一部重要的作品引起社会关注,能让大家讨论的,往往都是一些“环保”议题。如2006年底,德国汉学家顾彬炮轰中国文学是“垃圾”,几个月后,文化学者朱大可同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文坛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厂”。    2007年10月19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在京召开“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座谈会。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的主要领导以及阎肃、王付林、金兆钧等音乐界知名人士共聚一堂,正式发出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的倡议。自此掀起了抵制网络恶俗音乐的高潮。   按说,高雅与通俗,中国人向来是宽容的。“雅俗共赏”这个成语即是见证。然而,争来争去也绕不过两种权利:一是创造的权利,二是审美的权利。尽管每个人有着能力和禀赋的不同,但在创造与审美方面的权利都应该是平等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从自己的审美角度为他人的创造贴上“恶”的标签,继而否定他人创造的权利,实际上是举着自己审美的权利扼杀他人创造的权利。   一个功能正常的社会必定会自发形成一个开放的审美市场,所有具有创造权利与审美权利的个体理应遵守这种市场原则,尊重各自的“审美主权”。所幸,音乐界的“权威倡议书”并不具有强制性,与此对应的是,精神领域强买强卖的行为正在为社会所抛弃。      对内与对外      2007年与故宫有关的另一则新闻是,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博客中指责星巴克咖啡将其分店开到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因为“故宫是中国几千年最辉煌文化的载体,就是中国的象征”,芮成钢以传统文化捍卫者的姿态向星巴克发出“抗议”,一场对外来文化的讨伐由此直接进入高潮。最后的结果是,进驻故宫已经7年之久的星巴克不得不宣布退出。   我们身处人类之中,共同创造人类文明。这颗星球是人类生活的所在,它并非像有的政治或文化评论家所断言的那样,只在“圣战”(血腥的政治认同)与“麦当劳或星巴克扩张”(不流血的经济冲突)的双轨制中飘摇,因为在政治与经济之外还有社会最真实的生活需求。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星巴克离开故宫两个月后,原本由星巴克“驻扎”的故宫九卿值房开始以“Forbidden City Cafe”(紫禁城咖啡店)的面貌重新亮相,而且咖啡店内的高墙上多出了一块“中华老字号”的牌匾。从此前对星巴克所代表的“帝国主义商业文化”的讨伐,到“中华老字号”咖啡馆的横空出世,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文明的洁癖。说它自欺欺人,是因为这种洁癖并不真实。   相较于这种文化之间的对抗,有些人却对近代中西文明初恋之时形成的传统更有情有意。强寇压境,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名校被迫南迁,合组西南联大。如果从组建“长沙临时大学”算起,至今已有70年。不少媒体借机回顾中国历史上这个“最好的大学”的前生后世,风雨沉浮。然而,若是站在这个角度来回顾发生在2007年的“张鸣事件”,或许称西南联大为“最后的大学”更加准确。人们的疑问是,在上世纪上半叶由西南联大所代表的大学、《大公报》代表的报业、商务印书馆代表的出版业,这些现代中国文化的精神柱石,为什么战争年代都能坚持“学本位”的立场,到了百废待举的和平年代反而丢失殆尽?      背着国家去旅行      中国人爱讲面子,关注脸面甚于灵魂。   2007年11月,当几张华尔街骑牛照被发布到网上后,立即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讨论,其热烈程度令人匪夷所思。仿佛每个中国人在出国时都变成了蜗牛,走到哪里都要背上一个脆弱的“中国壳”,都要对这个壳负责,任何过错都是对这个壳的不敬不爱,是对这个壳所附着的人民群体的不负责任。就这样,原本是自由民在游山逛水,却变成了“背着国家去旅行”。有人因此大骂骑牛者“有辱国格”,仿佛那几个人骑的不是华尔街的牛,而是自己的国家。显然,这种拖家带口式的价值观委实过于夸张了。   真正能体现中国所面临的糟糕现实,或者丢掉中国人面子的,显然不是这些兴之所致的玩耍,而是“周老虎”在中国上演几季以后,公权力仍然继续着其对社会居高临下的藐视,是传销组织像庄稼一样季节性成长,是演艺明星不负责任地忽悠,为骗子企业集团做假广告。显然,对于每一个无权无势者的自由民来说,他们唯一能够败坏的只是自己的身体,以及荣誉。   从“国人”怎样到世界公民?不得不说,中国人对本国文化已经有了一种积重难返的焦虑。各地依次展开的祭祖大典,显然并不止是为了旅游,同样暗合了一种精神取向。那些动辄百米的巨大神像时常让我想起“俄罗斯套娃”,听到国家、民族、祖宗等大词的一层层包裹之下个体虚弱的气息。个体如果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