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复习资料完整版精选.docxVIP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复习资料完整版精选.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复习资料完整版精选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二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上卷·秦汉文学 一、秦汉辞赋 什么是“赋”? 答:赋是诗经六艺之一,是一种艺术手法,即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汉代的赋是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性一种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散文的结合。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 (1)骚体赋:产生于西安初年。代表作家:贾谊。代表作品: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淮南小三的《招隐士》等。特点:骚体赋篇幅一般较短,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2)汉大赋:汉大赋是散体大赋,也叫体物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兴起于汉初,衰落于汉末,历时四百多年。代表作家:枚乘以及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代表作品:《七发》、《子虚赋》、《上林赋》等。其中《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子虚赋》、《上林赋》是汉大赋成熟的代表作。特点:形式上篇幅长,结构宏大,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炫丽的辞藻,对事物做了穷形极貌的描写,使汉大赋呈现一种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特征。 (3)抒情小赋:兴起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的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代表作品:《 HYPERLINK /view/487782.htm \t _blank 归田赋》。特点:形式上体制短小;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艺术上继承着 HYPERLINK /view/1147958.htm \t _blank 大赋的 HYPERLINK /view/1636369.htm \t _blank 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和节奏。汉末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 什么是“九体”? 答: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体的骚体赋,其中有《九怀》、《九叹》、《九思》等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有了独有的格局,与汉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什么是“七体”? 答:“七体”是汉大赋的体裁之一,由枚乘首创,其特点是通过虚设的主客反复问答,按“始邪末正”的顺序铺陈七事,新体赋在内容上改变为对君主的赞颂,劝百而讽一;形式上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这种赋体引起后世作者的效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 汉赋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答: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给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之前,它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 正面影响:汉大赋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后的很多诗文,往往在语言、辞藻和叙事状物的手法方面,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 HYPERLINK /doc/1437456.html \t _blank 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 HYPERLINK /doc/3485368.html \t _blank 促进作用。 负面影响:汉大赋在思想和艺术形式上表现了较多的局限性。西晋的挚虞认为它们“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词过壮,则与 HYPERLINK /doc/3001144.html \t _blank 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这种批评,是切中要害的。 比较《七发》和《子虚赋》。 答:相同点: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篇幅长,结构宏大,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兼有讽喻劝谏;手法铺张扬厉,辞藻华丽,都对事物做了穷形极貌的描写,呈现一种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特征。 不同:气势上:后者更能体现汉大赋的巨丽之美和极致的追求。语言上:前者中少有三字句,而后者句法参差,节奏感和韵律强。前者是汉大赋形成的标志,后者是汉大赋成熟的标志。 二、秦汉诗歌 《大风歌》和《秋风辞》的比较 答:“《大风》千秋气概之祖,《秋风》百代情致之宗。虽言语寂寥,而意象靡尽”。 什么是汉乐府? 答:即汉代乐府诗歌。乐府原为秦、汉时期音乐官署之名,后演变为诗体名称。汉武帝时,扩大乐府机构规模,赋予采诗职能,派出人员搜集各地民间歌谣,配乐演唱,以观风俗、娱声色。乐府所采民歌及文人仿乐府体的诗作,后世亦即名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