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四 章 炔烃和二烯烃 Alkyne and diene 二烯烃:分子中含两个碳碳双键的烃 3) 孤立二烯烃 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键隔开,即含 体系的二烯烃。 如1,4-戊二烯。 * * 第一节 炔 烃 一、炔烃的结构 1.碳原子的sp杂化 官能团?(碳碳叁键) ;通式:CnH2n-2 单个sp杂化轨道 C 二个sp杂化轨道 sp sp sp杂化的碳原子 2.碳碳叁键的形成 H H 碳碳叁键:一根σ键,两根π键 二、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1.同分异构 2.命名 命名与烯烃相似 3-甲基丁炔 2-戊炔 1-戊炔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一)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s) 1. 加氢还原 为使加氢控制在烯烃阶段,使用中毒了的催化剂:Pd-CaCO3 (或BaSO4)/ 喹啉 (简称Lindlar催化剂)。 该催化剂还能控制炔烃加氢产物的构型为顺式。 Na/NH3(l)还原 或Li/NH3(l)还原: 2. 加卤素 与卤素加成容易进行,烯烃比炔烃更容易加成。 3. 加卤化氢 除乙炔水化生成醛外,其它炔烃水化产物均为酮。 过氧化物效应同样有效: 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HBr加成反马氏规则。 4. 加水 烯醇 酮 烯醇型—酮型互变异构(enol-keto tautomer) 互变异构(tautomer): 两种异构分子通过质子转移位置而相互转变。 (二)炔烃的氧化反应 - + + (三)炔氢的反应 1. 被碱金属置换 2 2. 被重金属置换 用NaNH2 (或KNH2 )与末端炔烃,可以在液氨 (-33?C)下反应 炔银 炔化亚铜 鉴别炔氢 第二节 二烯烃 1. 分类 1) 累积二烯烃(两个双键公用1个双键碳原子),即含 体系的二烯烃。 最简单的累积二烯烃是丙二烯。 2)共轭二烯烃 (两个双键被1个单键隔开),即含 体系的二烯烃。 最简单的共轭二烯烃是1,3-丁二烯。 一、二烯烃的分类及命名 2. 命名 选取含两个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顺反异构要标明构型。 2-甲基-1,3-丁二烯 异戊二烯 1,3-环己二烯 C-1、 C-2、C-3、C-4:sp2 ?键所在平面 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以1,3-丁二烯为例 电子的定域 电子的离域(delocation)电子不只局限于两个成键原子之间。 共轭效应(conjugive effect): 共轭体系中原子间的相互影响 共轭体系中电子的离域作用,往往引起内能降低,分子更稳定,键长平均化。降低的能量值 离域能(delocalization energy) 共轭体系(conjugated system) ?-?共轭体系( ?-? conjugated system) p -?共轭体系( p -? conjugated system) ?-?共轭效应 p -?共轭效应 三、共轭二烯烃的反应 1. 1,4-加成(共轭加成,conjugate addition) 1mol 1mol 2. 狄尔斯—阿尔特反应( Diels-Alder Reaction ) + 双烯体 亲双烯体 亲双烯体的不饱和碳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狄尔斯—阿尔特反应容易发生。 四、共轭加成的理论解释 + H H H + + - 1 2 3 4 δ+ δ+ 1,4-加成 1,2-加成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