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望民艺明天
守望民艺明天 兔?爷,泥娃娃,老粗布,草编筐,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时不时想起那些渐渐淡出生活的“老手艺”。从记忆的碎片之中拾取出来,让它们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并不容易。 远去的兔?爷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兔?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 兔?爷在山东又叫作兔子王。兔子王有十几个品种,大小20多个样式,有的眼睛、手臂还能牵动,非常有趣。做兔子王用胶泥,加入棉花或毛头纸,和水摔熟,用模子做成泥坯,再镶上五官和头饰,干后淋上白粉浆,再干后上色。济南曾经是兔子王鼎盛时期的一大码头。那时的老济南农历八月十五圆月时要摆月饼和兔子王,谁买月饼和水果馈赠亲友都要捎带买一个兔子王。 现如今,拜月、祭月等老风俗不再被重视,兔子王这项寄托着美好愿望的民间工艺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景福重拾旧业,成了济南仅存的兔子王手工艺人。 据一位多年从事民间艺术研究的学者介绍,除木雕、石雕、蛋雕等个别工艺还“健在”外,济南的民间工艺整体上已日趋渐危,尤其是泥玩具、捏面人、印花布、织布、刺绣等更是趋于衰亡。 在现代化的生活下,过去的“三百六十行”再无往日的风采,这些辉煌的手艺正在我们身边沉寂消失。手工艺是传统自然经济、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廉价工业制品的大量涌现,手工业种就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如今已所剩无几。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减少的需求这一事实,通过工艺品市场保存下来的手艺也无法和它的原版相比。 日本作家盐野米松说:“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着体温,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温暖。” 脆弱的蛋雕 “哎呀,这个葫芦画得好漂亮啊!” 徐天建已经50多岁了,最早开始的是蛋雕。后来又开始在葫芦上做烙刻画,用烙铁和刻刀作画,曾经用葫芦烙刻过徐悲鸿的《双骏图》和《现代仕女图》,都很精致传神。 但徐天建同样遭遇难隐之痛。在一年的千佛山山会上,他忙活了三四天,在蛋壳上完整雕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人物神情惟妙惟肖,连睫毛、嘴唇的纹理都栩栩如生,摆在庙会上却没人理会。好不容易有位买主看着新鲜,却只出8元钱。老徐气得揣上蛋雕扭头就走,这门手艺差一点从此搁下。 每次民俗文化展上,徐天建的蛋雕和葫芦烙刻画总能引得一片叫好声。精致的蛋雕、栩栩如生的葫芦烙画,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可是现在他的心愿不是自己的作品如何受关注,而是希望收到一个满意的徒弟,将自己研究了近20年的蛋雕、葫芦烙画传下去。 “不怕工艺复杂,就怕看不到这门手艺的明天。”徐天建说:“小小蛋壳雕,技法含微雕、浮雕、传统雕刻等,不上颜料,全凭蛋壳本色,工艺相当复杂。”而且,由于手工成本太高,原材料平淡无奇,又没什么装饰作用,因此顾客主要是收藏家和少量游客。有保留价值但没有经济效益,无法推广,使得蛋雕分外落魄。想保住这种绝活,即使是在徐天建这样的能工巧匠眼里也真的很难。 面对随时都会消亡的民间绝艺绝活,抢救工作十分紧迫。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映雪说,听说临沂农村80多岁的曹金枝老太太有一门祖传的水印花布手艺,但没有传人,准备前去搜集整理。就在动身前几天,曹老太突然去世,这门手艺就此失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枣庄石雕艺人张宗元、济南“兔子王”艺人周景福、莒县制作桃叶虎的刘汉珍等人,都已八十高龄,香火继承已是当务之急。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民间文化抢救、普查、整理和出版工程。抢救工程对56个民族存在于田间炕头和城市角落中的如木版年画、泥塑等行将消逝的民间文化,展开次“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的拉网式大搜救,不仅要用文字记录,还要动用摄影和录像的手段,将现存的民间文化遗产可视地、动态地、立体地保存下来。山东先期确定的抢救重点有杨家埠、东昌府年画,菏泽面塑等,对全省民间文化品种的历史环境、现状、传人、制作流程、代表作等,将以丛书的形式整理出版,并举行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推广活动。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东省民俗专家就针对包括民间工艺在内的各种民间文化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保护与抢救工作。“我们经常深入各地了解民俗,通过走访老艺人、拍照、购买作品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民间文化的原始风貌。”山东大学教授李万鹏说。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主持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工作更是历经5年的时间,以山东为重点,深入考察全国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就3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