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旱面前执行力考验
大旱面前执行力考验 3月20日,平塘县通州镇丹平村村委会副主任苟洪坤照例起了个大早,他将农用车开到5公里外的取水点,把40个大桶灌满后,小心翼翼地搬到车上。 今天,他送水的目的地是通州镇烤烟集中育苗点。在通州镇,像苟洪坤这样的党员义务送水员有30多名,他们承担了为全镇10个村中困难户的送水任务。在这个干旱季节里,这支每天穿梭在大山间的党员义务送水队,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在我省山区崎岖的山道上,在令人揪心的大旱面前,地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解决人民群众饮水问题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一户不少、一户不漏,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开展扎实有效的抗旱减灾、生产自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进村入户,走遍每一个村子,走访每一家农户,一户不漏地了解基层单位和群众受灾的情况,到灾情严重、受灾群众集中、抗灾困难大的地方查实情、解民困,解决实际问题。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爱心水车’来得太及时了。”在紫云自治县宗地乡打饶村,一位正在排队接水的妇女激动地说。旱灾造成紫云县120余个村,16.8万人饮水困难。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干部送清泉,爱心润心田”号召,为受灾群众送去生产、生活用水。 从乌蒙山麓到盘江两岸,从万峰丛中到麻山腹地,在我省乡村公路上,不时看到一辆辆满载着爱心的送水车。每到一个村寨,都会看到党员干部送水进村、组织群众寻找水源的忙碌场景。 干群合力大,互助乡情浓。在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党员送水队”、“青年服务队”、“抗旱应急分队”来回穿梭于村寨之间,不停地为群众送水、挑水。 “送水来了,来取水喽!”这句话,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乡长助理宋荣刚记不清喊了多少遍。装水、送水,再装水、再送水……他和乡水利站站长杜龙每天这样重复着。 “一天至少要跑三四个村,来回送四五趟,想到群众等着用水,有时我们根本顾不上吃饭。”杜龙说。据统计,截至3月28日,该乡已投入资金15.3万元,维修提水站、管道、水池50多处;发放救灾款4万多元,解决130多户群众的实际困难;设立免费取水点3个,为群众送水近400车,解决了11000余人次的饮水困难。 3月26日9时52分,安龙县坪寨村成功打出一口深井,水柱喷涌而起。面临大旱,省地矿局各地质队主动向省里请缨,发挥地质方面的技术优势,紧急布置地下水钻孔161个。目前已有42个钻孔出水,日出水量上万吨,解决了12多万群众的饮水困难和农田灌溉难题。 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 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广大党员干部在抗旱救灾中看似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次抗旱救灾、群众一次又一次看到:哪里最需要,共产党员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苦,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们就冲向哪里。毛明举、谢光学、安作成、成名尧……在这次抗旱救灾的特殊战场上,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党旗下的誓言。 旱情持续,大方县牛场乡乐公村的村民们吃水也越来越窘迫。“不能坐着等,得找新水源。”村主任周士林和村民商量找水。 “七组麻窝地的马槽洞下面有股水。”“对,对,小的时候从旁边过听见水响,还有点怕。”周士林和乐公村7组的青壮年劳力集合起来,有的带滑轮,有的带胶管,有的带发电机,有的带绳子,有的带电筒……十几个人轮流挖。“听到了哗哗的水声,我们太高兴了。”周士刚说着用空矿泉水瓶接了满满一瓶,美美地喝了一口――“真甜!” 为了让旱区村民能及时进行生产自救,盘县投入抗旱人员38.66万人,成立抗旱服务队,从2月份开始就向各乡镇免费提供各类抗旱设备610台,动用运送水车辆352辆。 “我们种的是一种速生白菜,用不了多少水,大概一个多月就能成熟。”盘县板桥镇薛官屯村,村民冯伯成正在给菜地浇水,“我们这里挨着乌都河,水是用镇里发的抽水机从河里抽上来的,抽水机的油费电费也都由政府出。” 这场百年不遇的旱情造成清镇市流长乡15个村17497人、15500多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了解这一情况后,贵阳市、清镇市有关部门经过科学论证,决定投入上千万元资金,45天内建成磅寨提水站。 流长乡磅寨村黄家坝组50多岁的村民马秀方说:“政府出钱给我们村修人畜饮水工程,我们再苦再累心也甜啊!”马秀方说,提水站工程建好后,村里人就再也用不着花三四个小时、走三公里远的山路去背水了。 到抗旱救灾第一线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各级党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