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平天国文物遗存与勋臣后裔.docVIP

南京太平天国文物遗存与勋臣后裔.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太平天国文物遗存与勋臣后裔

南京太平天国文物遗存与勋臣后裔   南京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收藏有成千上万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天王府龙凤屏风,各种各样的钱币、印章文书公告、天王洪秀全的印玺、吴熙档案(全套)、梯王练业坤的碑墓(其坟墓原在南京通济门外七桥瓮附近的小山上,1864年被清军捣毁,墓碑被掩埋泥土中,1953年被当地菜农发现并捐出)、太平军将军的袍服和堵王黄文金长期作战使用的双剑等。这两把堵王的铁剑各长三尺许,已无鞘套,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剑刃仍保持锋利,是馆藏历史文物中太平军王爵拥有过的惟一的兵器,比较引人注目。黄文金,广西博白人,早年参加太平军金田起义,以骁勇善战著称,绰号“黄老虎”,多次打败清军,是太平天国后期一员公认的勇将。1864年夏,清军攻破围困已达10多年的天京(今南京)城,他在护送幼天王突围去江西的途中,生急病死在皖南……   这两把剑也是解放初从南京城郊民间征集而来,它见证了那段风云激荡、战火弥天、刀光血影的历史……      (一)      1864年夏,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在天京,成千上万的太平军将士及亲属惨遭清军屠杀,秦淮河水为之染赤,街头尸体堆积成丘,但仍有极少的太平天国将领勋臣及其家小因得到人民的冒死掩护,逃脱了清军的捕杀。据南京的太平天国史学专家们多年调查考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人如下:   望王黄文吉,广西博白人,为堵王黄文金族弟。参加过金田起义,为中级军官,1859年以战功升忠义朝将,带兵把守过天京仪凤门。1862年6月,黄文吉晋升为望王,负责编练新兵。天京城破之日,黄文吉剪去长发,躲进城西清凉山下一古寺藏身,得以不死。他的后代至今还在南京生活,其四世孙黄万和上世纪60年代为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施工技师,1973年退休。他曾向南京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献出20多件家中一代代珍藏保留下来的太平天国印章、钱币等文物,受到过表彰。   南京东南25公里处的汤山附近董家边村,聚居着几十户胡姓人家,他们自称系太平天国豫王胡以?的直系后裔。1962年,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先生根据手头掌握的线索亲往董家边村,深入调查,获得胡姓几位农民献出的太平天国的若干文物,还了解到他们祖上是清末同治年间从南京南??祖堂山一带迁往董家边村的。其族长胡文胜在1962年已有73岁。他说他的祖父便是豫王胡以?。还向罗尔纲献出族谱一份,叙述周详,当为可信。   此外,1962年,江苏民间文艺工作者华士明等人在南京江心洲上采风时,无意中得知洲上梁、刘、谭、朱四姓不少人家均系太平天国将士后裔,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刘姓一支。刘守坤,广西雒容人。1827年生,为一猎民,参加了金田起义,系罗大纲部下。他勇猛善战,在镇江、丹阳等地屡次杀敌立功,曾手刃清军团千总1人、队官2人。他指挥的一支全由两广弟兄组成的骑兵,善于打奔袭战,进退迅速。罗大纲曾称誉刘守坤“真乃我天朝天军中铮铮男儿”。1859年,已是殿前指挥的勇将刘守坤在进攻清军江南大营的血战中负重伤,经治疗仍跛一足,行走不便,他本可以留在天京城内休养,享受优厚待遇,但他却主动要求带一些太平军伤残士兵去荒凉的江心洲屯垦。江心洲为长江中一沙洲,芦苇丛生,江水环绕,人迹稀少,刘守坤带领士兵开垦出千余亩地,种植蔬菜,不断接济城内军民,作出不少贡献。清军攻占天京后,刘守坤才被迫中断联系……据刘姓后裔们说,其祖上刘守坤活到80多岁才辞世,他们世代保留广西老家的一些生活习俗,他们聚居的村子就叫刘家村。这些太平天国勋臣后裔都具有理所当然的自豪感。      (二)      5年前,《金陵晚报》“老南京”版报道了南京城南张先生等一些市民自称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后裔一事,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对于这个历史之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就笔者所知,早在20多年前,在古老的充满了沧桑气息的南京城南就出现了这个迄今仍未破解的历史之谜。   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日报》发过一则消息:南京秦淮区一位名叫杨桂易的老年妇女向有关部门披露说,她就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嫡亲曾孙女。她提出的证据仅是祖父和父亲代代相传的口碑。当然这缺乏说服力,但这仍引起江苏南京一部分近代史方面的专家的浓厚兴趣。经过调查研究,并与杨桂易本人接触,多数专家学者否定了这一说法,认为杨桂易根本不可能是东王杨秀清的后裔。   但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理由是:1856年(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东王杨秀清一家百余口人(包括两个儿子)及部属官兵将佐万余人俱惨遭北王韦昌辉屠杀,位于城西黄泥岗一带的宏伟的东王府遭大火焚毁,幸存者甚少。事变后,天王洪秀全为收拾局面,下旨制裁韦昌辉,称他借诛杀杨秀清而滥杀无辜的野蛮残忍行为是“造下大罪”。洪秀全还特地定下八月六日这天为“东王升天节”,又把自己第五子洪天佑过继到故东王名下,改名洪杨隆光,称幼东王。当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