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立德以苦为乐驻非大使.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立德以苦为乐驻非大使

刘立德以苦为乐驻非大使   说起在非洲的日子,刘立德说:“对我而言,在非洲任职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愉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999年3月,科特迪瓦外长代表总统首次向一位中国人――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刘立德授予了相当于该国部长级别的“军官勋章”。科特迪瓦独立以来,享受这一殊荣的外国人只有两个,一位是在科特迪瓦工作了13年的法国大使,另一位就是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刘立德。   1936年9月18日,刘立德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生于斯,长于斯,刘立德算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生竟然与远隔重洋的非洲结下了不解之缘。      改弦易辙 走上外交之路      1954年,适逢中国高考制度改革,考生第一次可以按文理分科报考志愿,当年中学毕业的刘立德踌躇满志地打算报考内地著名高校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考前夕,班主任突然劝他放弃工科而改攻文科。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急需培养一批外事干部,学校推荐刘立德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希望他以后有机会致力于祖国的外交事业。   刘立德不顾临阵由工科改为文科会导致考试成绩不佳而落榜的危险,毅然放弃喜爱的志愿,服从国家的需要,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为以后的外交生涯迈出了第一步。入学后,他选择了法语作为自己攻读的专业,这就决定了他数十年献身于中非友好事业。   北京外国语学院建立于20世纪40年代,建校的目的主要是为新中国培养外事干部。1953年以前,学生来源主要是参加军事干校的学生,校风淳朴,学风勤奋。师兄师姐们为人朴实,生活俭朴,没有特殊要求,一心学习,给新进校的刘立德做出了榜样。   学校物质条件虽然艰苦,学院里的学习气氛却很浓厚,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很亲密。每天清晨,课堂里、操场上到处可听见朗朗书声。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小镜子,随时检查自己发音时嘴形是否正确。最有趣的是,当时饭厅尚未竣工,全校师生都是蹲在大树底下进餐,菜放在一个大脸盆里,一个班的同学都围在一起,过着半军事化生活,其乐融融。   1958年刘立德大学毕业,适逢外交部委托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高级翻译班,刘立德被选入进修。1960年10月25日,中国与马里正式建交,要在马里设大使馆。刘立德被选派加入建馆筹备小组,并于1961年元月7日随第一批建馆人员抵达马里首都巴马科,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1961年初,刘立德一行七人成为第一批到达马里的中国使馆工作人员,刘立德任法语翻译。   马里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3的国土是沙漠,没有石油,也没有森林,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茶叶和糖,给外汇造成了巨大负担。独立后,马里政府为了减少外汇支出,决定自己生产这两种产品。他们首先找到原宗主国法国,希望法国援建这两个项目,但法国以马里自然条件不具备为由拒绝了。求助无门的马里转向了中国大使馆。周恩来总理得知后,指示要派中国最优秀的甘蔗和茶叶专家前往马里试种。当时中国驻马里大使赖亚力高度重视,决定派刘立德担任年近花甲的甘蔗专家唐耀祖的翻译,陪同专家下农村进行试种。刘立德开玩笑说这是他首次“洋插队”。   甘蔗试种区靠近沙漠,气候异常炎热。刘立德笑着说:“把温度计放在太阳下,只要三五分钟就会升到摄氏50度。”   这一老一少住在远离使馆的马里农村,白天在烈日下曝晒,晚上回到住处靠着一个吊扇解暑,仍旧热得睡不着,吃饭也不甚习惯,只能趁每月回首都巴马科汇报工作时打一次牙祭。从甘蔗试验区到巴马科有400多公里,基本上都是土路。刘立德他们所坐的是铁皮车,座椅都是用铁丝勾成的,而且只能坐4个人,连行李都没处放。一旦下雨,铁皮车行驶在泥泞的灌溉渠的堤埂上,轮胎打滑,稍有不慎就有跌入灌溉渠的危险。   日月如梭,在马里农村的日子一晃就是一年。这段日子里,刘立德深入马里农村,了解非洲农民,了解马里的社会结构,“这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来的”。老专家的一言一行也给刘立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说,当时老专家教马里人施农肥,都是亲自用手抓起脏乎乎的棉籽饼,手把手地教马里农民如何抛撒。经过一年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在马里成功种出了甘蔗。中国政府随即决定扩大甘蔗种植,援建一座糖厂。马里人民赞誉唐耀祖为“马里甘蔗之父”,至今马里人还在怀念他。   一年深入农村的经历,让刘立德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非洲人民寻求发展。他说:“非洲兄弟比我们还穷,还苦,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事。”退休后,刘立德还经常为中国与非洲企业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   1964年底,周恩来总理访问马里,刘立德才从农村回到巴马科,在周恩来总理与马里总统凯塔的会谈中作翻译和记录工作。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会议从上午9点持续到中午1点,会后中方参加会谈的人员与总理共进午餐。总理清点人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