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探究学案
武汉一中 望晓丹
【教学目标】:
1.明确考点,有针对性地。
2.。
3.文章结构思路
【考纲解读】:
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知识储备】
一、常见的论证方法
①例证法 ②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
常见的论证结构
①总分结构②层进结构③并列结构④对照结构
【】
三.怎样能迅速的找到文中的观点句呢?你目前掌握了哪些方法?
【】
【】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 ,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阜阳市第三次模拟数学模拟-学生用卷.docx
- 福州市2016-2017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质检考试试卷.doc
- 富兰德仪表主要性能指标.docx
- 甘溪中学2018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doc
- 垓下之战教学案设计.doc
- 富顺二中自主招生数学题.docx
- 钢构常规项委托单.doc
- 钢箱梁制造施工合同.doc
- 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考试试题.doc
- 高2019届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和答案.doc
- 浙江省台州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调考(4月)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重点中学联考模拟训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江西省重点名校初三十月月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考生物试题理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瑶海区重点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年级七调考试(月考卷)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湖北省大冶市初三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河北省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2025届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丹东市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华伦中学2025年初三下第四次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JB_T 10295-2014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pdf
- 清产核资审计报告模板(范文).pdf
- 教育部2024年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申请评审书《大学生“社恐”现象的心理机制与有效应对研究 》.docx VIP
- GB∕T 15115-2024 压铸铝合金GB∕T 15115-2024 压铸铝合金.pdf
- 第六届(2024年)“信用电力”知识竞赛活动总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docx
- 庄子(最完整的版本).pdf
-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ppt
- 雷雨-剧本原文-高中语文雷雨剧本原文.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1-4附参考答案.pdf VIP
- 瑜伽社团总结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