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 《新中国的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含解析).doc

x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 《新中国的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 《新中国的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含解析).doc

新中国的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解析】选A。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随着外交思维的转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多地是从实际出发,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符合题意的是A。 2.下图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签署的新中国第一份国书,该国书签署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是 (  )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不结盟”政策   ④“一边倒”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解答时注意材料中“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日”时间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当时的外交政策与原则应是①④,②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的外交政策,故B、C、D项错误,A项正确。 3.(x·南京摸底)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 A.倡导召开亚非国际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选D。20世纪50年代,亚非国际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鲜问题和越南问题,并没有提到中国的边界问题,也并不是由中国倡导,故A错误;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关于中苏关系,但并没有涉及边界问题,故B错误;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故C错误;1953年中国与印度为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正确。 4.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 (  )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 B.大多数国家遭受过殖民侵略 C.面临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 D.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解析】选A。万隆会议上的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故A项符合题意;有共同的遭受殖民侵略历史,当前都面临着发展的任务,都希望和平这是各国的“同”,故B、C、D项排除。 5.(x·盐城期中)“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  ) 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多边外交战略 【解析】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与任何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最早是在中国与邻国睦邻友好中提出的,B正确;不结盟政策是相对于两极格局下的两大阵营而言,与题干解决中国与邻国关系的内容不符,C错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中国在新时期推行的外交政策,D错误。 【拓展延伸】意识形态与外交的关系 (1)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有着重要影响。意识形态是指导和阐释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2)意识形态不应成为外交的主导性因素。意识形态曾对中国外交产生过非常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曾经是非常负面的,今天必须吸取这一教训,努力摆脱意识形态对外交的束缚。 6.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  (  ) 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B.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 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解析】选A。日本在经济上接受中国提出的原则,并对历史表示反思,都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故A项正确;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这一行为发生于1971和1972年之前,故B、D项错误;中日两国之间至今未建立区域合作,故C项错误。 7.(x·山东实验中学模拟)“这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析】选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